近年来,“网红”现象发展十分迅速,尤其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令人担忧的是,一些“网红”靠做三档低俗节目而出名。 虽然它们很受欢迎,但它们会带来娱乐后的空虚和瘫痪后的无力,甚至渗透错误的价值观。 这样的“网红”一生注定是短暂的。
“网红”可以接地气,但不能媚俗、庸俗。 作为另一种形式的媒体人,传递正能量应该是每个“网红”的使命和责任。
据人民日报 小编卢中正介绍:“此前,不少平台主播都发起了传播正能量、脱离低俗媚俗的倡议,创作出既受人民群众欢迎,又能够传递价值、沉淀文化的节目。” ”。
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编辑左晓表示:“作为人民日报的编辑、 小编,每一篇文章都要能够激励人民、教育人民、给人正能量。《我爱你中国》人民日报新媒体发起的“大型公益网络众筹活动,就是通过外表启迪人们的智慧,传递积极的情感。”
如今的互联网,正能量作品的传播效果并不理想。 为什么?
人民日报时评部评论员桂从禄认为:“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时代痛点没有抓住;二是表达方式比较单一,创新意识不够。” ;第三,技术比较粗糙,应该用更巧妙的方式,将当前主流价值观融入到互联网的发展中。”
桂从录还认为,“网红”想要持续走红,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做一个真正的‘网红’,不包装,因为真实才能打动别人;二是有认可度非常高,有自己独特的产品;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能够持续产出原创的产品和创意。”
真正的“网红”可以冷酷地审视自己,也可以热情地看待世界。 只有具有高尚的品德、不懈的追求和知识的积累,才能拥有持续、强大、不息的服务大众的热情。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好手工作室柴金芳、任博)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