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每一条街巷都有悠久的故事,一砖一瓦都有永恒的记忆。 《粤语周刊》将与您一起领略这座城市的丰富记忆,领略两千多年来包容开放的精神传统,领略生生不息的文学脉络; 与您一起,在历史的光芒下,了解今天,了解广州,坚定文化自信。
从花田到花城,如今的广州鲜花盛开,一年四季花香四溢。 “优雅、美丽、率真、善良”构成了“花城”的文化,广州人也在传承着这种文化。 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花城依然繁华,它的美在于灯火辉煌……
千年花田里美丽的蝴蝶变幻,见证花城的繁荣昌盛
2024年春节前,广州邻居齐聚芳村买花,地铁车厢里装满了年花。 随后,一段“广州地铁出现“鲜花列车”,全车厢被年花包围”的视频在网络疯传。 广州人买年花过年的习俗被外国网友津津乐道,吸引了更多游客。 打卡。这趟“鲜花列车”的出发站是广州地铁五号线滘口站。吸引人们的是位于荔湾芳村石围塘街车站附近的岭南花卉市场。 市场位于老花地的中心。 范围内。
廖学明在岭南花卉市场摄
广州鲜花辐射东南亚
进入20世纪,花田逐渐发生变化。 20世纪20年代,华地盆景艺术家勇敢探索,彻底革新了盆景艺术的风格、观念和制作技艺。 20世纪30年代末,一批构思新颖的岭南盆景佳作异军突起。 花地成为岭南盆景艺术的发源地之一,涌现出一批艺术大师。
新中国成立后,芳村绿化花卉产业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1958年,占地360亩的芳村最大花卉基地东照花园诞生。 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芳村花卉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 10年来,芳村种植花木品种2000余种。 1夜市招网 2019年初,芳村花卉种植面积仍达5000余亩,1亩以上花卉场已发展到近310个。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芳村“百花齐放”。 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学者周兆基在《广州及花城芳村花卉产业历史考察》一文中介绍【发表于《中国科技史资料》第16卷】 ,第3期(1夜市招聘网5年)】改革开放期间受开放春风启发,芳村花田、五眼桥、山村、茶角、曾角、海北、海南、航口等村的花圃、花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当时芳村有各类花卉园、盆景园360多个,花卉植物170多个科,2000多个品种,其中大部分是中国传统名花,还有引进的500多种。新品种。 1988年,第六届全运会和1988年世界女足锦标赛先后在天河体育中心开幕。 两次活动的鲜花大部分来自芳村。
21世纪,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芳村大量花农纷纷迁往南海、三水、佛山,甚至远至云南等地“异地种花”、卖花通过广州花卉集散中心的强大辐射至香港、我国及东南亚地区。 等待的地方。
广州鲜花集散中心强大的辐射力,将鲜花销往香港、内地及东南亚花卉市场。廖学明 摄
“广货”享有“定价权”
老花地里,涌现出岭南花卉市场、广州花博园、广州白衣城花鸟鱼虫新世界等大型交易市场。 元宵节临近,广州人又开始热情买花。 市场上的花卉品种多达二三千种。 广州已成为我国主要的鲜切花进口基地,约占全国进口鲜切花的40%,其进口鲜切花销量约占市场总销量的10%。
唐小平是广州花博园首批“花农”之一。 她先是在一家兰花公司工作,后来开始了自己的“花店”创业。 产品除销往全国各地外,还远销东南亚的越南、马来西亚、泰国、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等地。 唐小平表示,经过众多花博企业家的辛勤耕耘,“光火”在全国盆栽行业中享有很高的地位。 “全国大大小小的花卉市场都有‘广货’产品,享有绝对的定价权。”
从花地五眼桥村的菜地、花地,到岭南花卉市场,从种花到卖花,再到形成“广州花价”,改变的是花地的功能,但不变的是是其对“千年花城”的贡献,也是其长盛不衰的明证。
岭南花卉市场的鲜花。廖学明 摄
一年四季鲜花盛开,香与人相融
唐代诗人张继曾有诗描写广州“花海野草长冬,无人在家不满满园”。 今天的广州市呈现出满城鲜花盛开的景象。
花城的故事流传已久
这座城市充满了绚丽的风景
以花地为起点,广州建设花城的步伐从未停止。 20世纪初,除双门地外,西关十八府、平兰路也形成了年夜花市。 广州拆除城墙、修路后,西关地区与原市区相连,花卉市场日趋繁荣。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广州市政府在偏栏路开设了“年夜花市”。 1951年,广州在永汉路(今北京路)开设了年夜花市。 1956年,偏栏路花市迁至太平路(现人民南路),同时,永汉路花市正式迁至悦悦路。 1958年,广州首次开设新花卉市场,位于“河南”(珠江南岸)同福西路。 20世纪60年代初,广州各区相继设立花卉市场。 在教育路、惠福东、西湖路设立中心花卉市场。 东川路、滨江路、多宝路等地也有花卉市场。
改革开放后,广州传统花卉市场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最初,只有四个区有花卉市场。 后来在黄埔、芳村、天河等地设立花卉市场。14年,首届广州园博会在越秀公园开幕。 到2024年,广州园博会将延续至第28届,亚运会后举办地移至海心沙。
2010年,“春节花市”被列入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逛花市。 花城的传统得以传承和发扬。
“十三五”期间,广州市林业园林局等印发了《广州市花卉景观建设规划》。 “广州花园”一期将于2020年启动,四季花城格局已初步形成。 2024年,《花城赏花地图——花城哪里找花》正式制定,并迅速向社会推广。
市民参观花卉市场。庄晓龙 摄
广州花卉市场在巴黎开业
岭南花香满天下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让外国花卉汇聚广州,也让广州本地花卉乃至国产花卉通过广州“花城”出口到世界各地,香气传遍世界各地。世界。
现代花卉交流是民族文化、民族情感的跨时空交融。 作为2018广州国际传播年暨城市国际品牌推广年全球路演首站,“当广州遇上巴黎——花城魅力之夜”广州海外花市活动于2018年2月14日在广州举行。巴黎大皇宫著名的荣誉殿堂。 。 广州海外花市活动走进巴黎大皇宫。 这是前所未有的。 当地民众从花市感受浓浓的年味,体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个是世界花城,一个是世界花都。 广州和巴黎因为一种花而结下了两百多年的美好情缘。 200年前,中国古老的月季离开广州,盛开在法国; 两百年后,现代优质玫瑰回到广州,在故土扎根,绽放美丽。 中国花卉协会花卉文化分会副会长王辉表示,“花地苗圃”被世界园艺界视为园艺史上的“圣地”——古代园艺家培育的名贵花卉几千年来,包括玫瑰、杜鹃花和山茶花。 还有牡丹等等,都是从花田流入西方的。
从花之乡到花城,广州与花的缘分绵延千年,从未褪色。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让外国花卉聚集广州,也让广州本土花卉甚至国产花卉通过广州“花城”出口到世界各地,香气传遍世界各地。世界. 廖学明 摄
爱情之城花
人们也爱花、热情
广州人非常爱花。 生活在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加上随处可见的花卉博览会,人们无论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都养成了种植和培育花卉的习惯。
花城的美丽,就在普通广州人的家中。 老城区人多地少,房屋老旧,往往被认为不适合家庭绿化。 不过,此前,在本报举办的“送绿万家”活动中,家住中山三路的麦敏尔一家向 小编展示了自家阳台上美丽的“荷塘夜景”。 他们巧妙地设计了一条浅“河”,环绕着朝南的阳台,一排排荷花依次生长; “河”上方,遮荫的紫藤连在一起,与荷花相映成趣,吸引着情侣。 这一站; 紫藤下,有一排植物环绕着假山,错落有致。
资深报人吴明贤在《广州花再开时》一文中说,广州是一座“月月花开,四季花开;白天走在花丛中,#在花丛中”的城市。夜花”。 素有“花城”之称,实至名归。
元宵节恋人之间的浪漫、母亲节表达母爱的伟大、新年的祝福……每到节日,鲜花的装饰是广州人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在广州生活了几十年的倪女士在观看《广州地铁出现“鲜花列车”,全车厢都被年花包围》的视频后,非常感动。 她说,广州几乎每个菜市场、每条马路上都有花店,这与其他城市有很大不同。 每到节日,小店里总有应季的鲜花引人注目,邻居们也乐于购买。 “原来,花城的美丽,源于烟火弥漫的市集。”
资料图:“广州都市小菜园”已成为广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莫伟农 摄
鲜花为你的家带来春天
一年一度的广州除夕花市一直很热闹。 近年来,时常有人们从北方千里迢迢赶来,一睹南方盛大的花市的风采。 你经常可以见到很多国际朋友,沉浸在东方的节日氛围中,和你的中国朋友一起买花。 往年的花市已经够盛大了,今年的花海却达到了新的高潮……
——秦牧的《花城》
我们发现这里花山人海。 鲜花绿叶堆积的山下,人潮涌动。 我们已经进入了春天的最深处。 桃花、牡丹、菊花、桂花、水仙花、梅花……这些都是我们平时不“相配”的常见花卉,但今天却都挤满了这里的花摊,争相争抢。美丽,展现出独特的优雅和魅力,来征求粉丝的意见。
——冰心《广州花市的回忆》
去年春节后我不是在广州住过一个月吗? 天啊,多么神奇的地方啊! 人们很热情,花似乎也很热情! 大街小巷、庭院墙壁上,数百朵鲜花竞相绽放,迎接宾客。 真有“广州交友、赏花”的感觉!
——老舍《春天记广州》
去花园的路上,满车都是鲜花。 广州人不喜欢从折枝上采摘的花。 他们习惯将花连根栽植,然后装在盆里运输。 许多花枝又高又密,覆盖了卡车驾驶室的屋顶。 远远望去,只见成群的花朵飞过天空,十分神奇。 这些花会涌进家家户户,人们会在花丛中倒酒祝福。 我想,相比全国其他地方,广州人更有权利说:春节到了!
——余秋雨《五城记》
珠江公园樱花盛开。杨耀野 摄
沿途鲜花盛开,风景如画。 四季皆是赏花时节。
广州有爱花之人,过年有“走花街”的习俗。 如今,在城市园丁的精心呵护下,平凡的小巷变得开满鲜花,营造出“一路一花”的美妙花景。
去花城看花,怎么能不看英姿飒爽的木棉呢? 每到早春,墓地西路的木棉树就开花了,树密如火,十分壮观。 除凌源西路外,大街小巷、公园里都分布着木棉树。
从二月底或三月初开始,人民北路上就可以看到紫荆树,万树竞相绽放。 有市民表示,每次花季走在人民北路,都感觉自己成了风景。
三月天,到临江大道看“风铃”。 临江大道上黄花风铃树的枝头开满了金色的花朵。 她们就是这个月的“花仙子”。
人民北路上的紫荆花。陈友子摄
四月可以赏蓝花楹。 黄浦大道、机场高速、中信西观海、二沙岛星海音乐厅、美术馆附近种植着绚丽的蓝花楹。
五月的广州,是凤凰花的世界。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凤凰木25000余株,多集中在白云大道、广州大道南等地。
六月赏荷花,七月赏紫薇,八月赏向日葵,九月赏玫瑰。 金秋十月,木棉是花城的主角。 原本被誉为华师大学“校园花”的伊卡波走出学校,走近了大众。
冬天的广州依然郁郁葱葱,色彩斑斓。 客村立交桥、东晓南立交桥、知心南人行天桥、盘福路立交桥……长满三角梅的立交桥和人行天桥绵延353公里,是秋冬季节最热闹的风景。
白云山桃花溪里的桃花。杨耀野 摄
协调员/刘星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 小编:吴朵、全杰 通讯员:苏庆莲、李振健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 小编:廖雪明、陈友子、杨耀业、庄晓龙、莫伟农
海报文案:林伟林
海报制作:谭慧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