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的发展史上崭新一页的小村落

从偏远乡村到河北省地级市

河北省会石家庄被称为“火车拉出来的城市”。 虽然这个称呼不太适合形容廊坊,但廊坊确实和一条铁路有关。

繁荣

一百多年前,廊坊还只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庄。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京山铁路建成通车。 随着铁轨的延伸和火车的轰鸣,原本偏僻空荡的村庄里开始聚集了商人。 ,人口日益增加。 短短几年时间,廊坊逐渐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发展成为一个热闹的小镇。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沿京山铁路北侵,在廊坊遭遇义和团运动。 “廊坊大捷”震惊中外,廊坊名声大噪。

1948年12月13日,对于廊坊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这一天,解放军攻入廊坊,市区面积仅0.5平方公里,人口近5000人,共有8条街道。 廊坊解放了,廊坊发展史上迎来了新的一页。

次年初,设廊坊镇,属安次县。 1950年,由于京山铁路的开通,安次县政府从光荣村迁至廊坊。一年多的时间里,廊坊实现了从解放、设镇到县政府所在地的宏伟转变。

解放后,廊坊长期隶属天津地区(地区)。 1967年,天津再次成为直辖市。 同年11月,河北省天津特区改为天津地区,地区行署仍设在天津。 显然这样的设置已经不合适了,于是1969年天津地区革命委员会迁至安次县廊坊镇。 廊坊从此成为自治区行政所在地。

在天津市下辖的众多县中,廊坊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成为天津市的行政所在地,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其连接京津的地理位置。 可以说,这是第一次利用廊坊优越的地理位置,也是廊坊第一次临水临塔实行“先到先得”的政策。

考虑到天津市与河北省天津地区名称重名,容易给实际工作、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不便,1974年河北省天津地区更名为廊坊地区。从此,廊坊地区成为河北省廊坊地区。正式登记为地级行政单位名称。 登上历史舞台。

1982年,廊坊镇升格为县级廊坊市,隶属廊坊区。 1989年,廊坊撤县设市(地级)。 原县级廊坊市改为廊坊市市辖区,更名为安次区。 廊坊由此成为河北省地级市。

管道局助力廊坊发展

1973年对于廊坊来说是重要的一年。 今年5月,石油部管道局从秦皇岛迁往廊坊。 从此,廊坊成为管道局所在地,直至今日。

事实上,管道局原来搬迁的地点并不是廊坊,而是北京。 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于是距离首都北京最近的地区行署廊坊成为了管道局搬迁的首选。 这样,管道局的发展与廊坊的建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随着管道局搬迁,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管道工人聚集到廊坊,廊坊人口大幅增加。 为了满足管道局员工的工作和生活需要,除了办公室、工厂、科研机构、设计机构外,管道局还建设必要的配套生活设施,如医院、学校、影剧院、廊坊的餐馆和住宅楼。 可以说,管道局的到来不仅增加了廊坊的知名度,也对廊坊的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借助北京城市扩张加速自身发展

改革开放后,廊坊与全国大多数城市一样,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积极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廊坊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发展基础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成为中外客商投资置业的理想之地。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大幅改善、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流动人口的急剧增加,廊坊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廊坊与北京地缘相近、人文相近,廊坊人始终将自己的发展与北京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以北京为先导,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率先疏解北京城市功能、缓解北京压力,利用距北京的距离,服务北京、发展自己。

燕郊,素有“沉#之城”之称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房地产市场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廊坊北部多个县市立足市场需求,发挥自身土地、交通、价格优势,率先发展房地产业。 一时间,在北京工作、在河北购房成为大批北漂人士的选择模式和生活方式。 它实现了许多从北京移民到北京附近定居的梦想。

以此为契机,廊坊特别是北部与北京接壤的县市,以房地产业为主导。 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优惠的价格、优美的环境、便利的交通,吸引了大批想在北京定居的人士。 北漂的经济实力无法满足他们在北京定居的条件。 因此,北部的廊坊北三县、固安县成为他们落户置业的不错选择。

以此为契机,廊坊北部各县迅速发展,城乡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它们已成为廊坊乃至河北省经济最活跃、发展最快的地区。 无论是被称为“沉#的城市”还是“工业空壳”,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廊坊借助房地产业率先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

可以说,房地产的发展吸引了北票人到廊坊购房,成为廊坊近20年来快速发展的引擎。 这一政策的成功,与廊坊的区位优势密不可分。 因此,利用北京的城市扩张来发展房地产业,是廊坊“先到先得”政策在廊坊的又一体现。

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汇聚廊坊发展力量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当前三大国家战略之一,为河北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廊坊市地处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之间,处于京津冀城市群核心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廊坊市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搭乘京津冀协同发展快车,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围绕北京非首都功能转移和城市副中心开发建设,一大批北京产业和项目落户廊坊。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大兴国际机场的建设,最令人期待的则是副中心与北三县的协同发展。

大兴国际机场定位为辐射全球的大型国际枢纽机场,也承载着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使命。

大兴国际机场是北京第二机场,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榆发镇、礼贤镇和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之间。 其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不仅是北京的机场,也是廊坊的机场。 安新区机场。

2019年8月31日,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兴机场片区挂牌,成为我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域设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 大兴机场地区总面积19.97平方公里,其中河北地区面积10平方公里。

2019年9月5日,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2019-2035年)》获批为标志,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2020年9月16日,大兴国际机场首个跨省偏远城市航站楼在固安正式启用。

自贸区、临空经济区的建设,为廊坊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为廊坊中部区县(廊坊市区、永清、固安)飞往全国各地。 展翅飞向世界。

众所周知,廊坊北三县是河北省的一块飞地。 行政上隶属于廊坊市,但地理上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紧密相连。 河北省、廊坊市抓住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和北京市政府搬迁机遇,积极推动北三县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协同发展。

经过几年努力,北京分中心与北三县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按照规划一张图的原则,实施“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 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在规划、交通、医疗、教育、环保、人力资源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推进,北三县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协调融合发展必将取得更大成绩,展现出更大发展动力。 北三县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协同发展就像新的发展引擎。 北三县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

在廊坊北部三县和廊坊中部的廊永固趁势发展的同时,南部三县(霸州市、文安县、大城县)也迎来了各自的发展机遇。自己的发展机会。

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是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决策和部署。 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国家意义的新区。 这是重大历史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计。 事件。

雄安新区的出现,为水土相连、毗邻雄安新区的廊坊南部三县创造了发展机遇。

廊坊市利用南三县与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服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加快自身发展。 部署推动南三县与雄安新区协同发展。 当前,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新阶段,南方三县也呈现出紧随雄安、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

可以说,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为河北发展创造了黄金机遇。 廊坊作为距离北京最近的地级市和“京津走廊”中的重要城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比河北省其他县市更有优势。 正是这样极其优越、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让廊坊再次“傍水而居”。 只要廊坊抓住机遇、积极行动,廊坊的发展、廊坊的腾飞就指日可待。

如今的廊坊,天时、地利、人和。 让我们期待廊坊乘势而上、勇往直前,创造新时代廊坊和廊坊人的骄傲和辉煌!

祝廊坊明天更加美好!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