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广告,没有废话,仅供讨论
01
最近,我经常往返于杭州和宁波之间。 在和很多新老杭州人交流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杭州人不再把宁波当回事了。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为什么杭州开始看不起宁波了?
虽然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这种来自各界的集体共识还是让我感到惊讶。
让我惊讶的是,这与十年前甚至五年前的认知完全不同。 那时,在杭州人眼里,宁波其实还在。
如今,在杭州人眼里,只想到上海、深圳、南京、苏州。 如果把杭州比作女人,把宁波比作男人,那么杭姐就很狠,波叔就很伤。
02
回顾历史,你会发现,杭州和宁波16年双双跻身内地城市GDP排名前十,其中杭州排名第8,宁波排名第10,中间只有无锡。
今年,宁波人均收入1网络投稿; 杭州人均收入6网络投稿。 宁波GDP相当于杭州GDP的86.5%,人均GDP基本持平。
2018年,杭州年销售额2网络投稿,宁波年销售额5网络投稿,后者占比前者约80%;
从人均GDP来看,2018年杭州为14.27万元人民币,约合2.16万美元; 宁波13.42万元人民币,约合2.03万美元。
从GDP和人均GDP两个数值来看——
从1夜店招聘网到2018年的23年间,杭州与宁波的GDP差距从最初的86.5%左右缩小到80%左右; 人均GDP也有所下降,从最初的势均力敌的98.4%,到差距稍小的94%左右,宁波的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感觉有点受伤呢?
不要急于擦干眼泪。
03
如果我们回顾2016年和2017年的数据,我们会感到安心。
2017年,杭州GDP约为12556.16网络投稿,宁波GDP约为9846.94网络投稿,后者约占前者的78.4%。 2017年,杭州人均GDP约为12556.16网络投稿人民币。 宁波人均GDP约为1万元,后者约为前者的91.5%。
2016年,杭州GDP约为11050.5网络投稿,宁波GDP约为8541.1网络投稿,后者约占前者的77.3%。 2016年,杭州人均GDP约为0.01元,宁波人均GDP约为0.41元,后者约为前者的90.2%。
对比杭州和宁波2016年、2017年、2018年的GDP和人均GDP数据,你会发现:
从2016年的77.3%,到2017年的78.4%,到2018年的80%,或者从2016年的90.2%,到2017年的91.5%,到2018年的94%,无论GDP总量,还是人均GDP,杭州和宁波的差距实际上正在缩小。 这是一个既直观又微妙的重大变化。
GDP数据的微观变化不易察觉,但在人口流入方面更为直接。
04
2018年,杭州人口流入33.8万人,位居全国第四位,仅次于深圳、广州、西安。 同年,宁波流入人口19.7万人,居全国第十位。
2018年是杭州和宁波两座城市“抢人大战”的高光时刻,双方的成绩都十分亮眼。
不过,根据浙江省人才办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人才聚集分析报告》显示:
2019年上半年,杭州新引进大学生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宁波有34598人,远低于嘉兴、湖州、绍兴等友好城市,仅相当于杭州的27.6%。
但就引进高端人才——硕士、博士生的数量而言,宁波仅次于杭州。 尤其是新引进的博士生人数为528人,仅比杭州的638人少了110人,这也说明了另一点——
宁波对普通人才的引进重视不够。 或者说,就城市吸引力而言,宁波并没有深入人心。
此外,我们注意到——
杭州市8月5日发布《关于暂停受理部分毕业生生活补贴申请的公告》,对现行杭州市应届毕业生生活补贴政策作出相应调整。 资助标准为硕士生2万元,博士生3元。 1万元调整为本科生1万元、硕士生3万元、博士生5万元。
本科生原本没有资格领取生活补贴,但调整后的政策对他们有利,每人可以获得1万元的生活补贴。 由此可见杭州对人才的渴求程度。
目前,宁波的毕业生生活补贴政策尚未KTV。 不过,即使推出了,现在也已经晚了,因为再过几个月就到了2020年了。
05
房价方面,目前杭州的房价在3万元以上,宁波的房价目前在2万元以上。 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两个城市的房价已经到了比较危急的状态。
这种相对危急的状态意味着,如果房价继续上涨,市场将难以消化。 而且城市层面无法完全支持4万+和5万+时代。
如果整体下滑的话,那是不可能的。 两个城市都处于城市骨架不断拉伸、城市规模不断积累的过程中。 如果稍有下滑,整个城市的发展潜力就会受到动摇。
这和金庸小说里闭关修炼的高手很像。 如果修行成功,他们就会重生。 否则,他们可能会变得痴迷并难以控制自己。
从目前来看,在G20和亚运会两个轮子的带动下,杭州已经成功从西湖时代过渡到钱江时代,实际上已经到了发展中后期。
例如:钱塘新区、钱江新城2.0版就是对以往发展战略的增强或延续。
钱塘新区本质上是失败的江东战略的重新优化和再创造; 钱江新城2.0版本质上是钱江新城的又一次延续或增强。
接下来,杭州将进入一线城市惯用的“摊饼”模式。
“啊~五环,你比四环多了一环。” 不过,由于地理位置和周围的山等因素,杭州很可能——啊~五环,你以后比四环多了一座山。
另一方面,宁波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中早期阶段,从三江口到东部新城已取得巨大成功。
不过,从东部新城到东钱湖新城,以及以南的“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包括未来极有可能落地的宁波自贸区,这些省国家一级的战略仍处于"准备阶段"。 在“发展”阶段,未来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上图来自中国宁波网
06
这几年,杭州确实能够发展起来,借助互联网、G20、亚运会等东风不断刷新城市布局、地标和形象,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
随着互联网行业进入下半场,未来G20结束、亚运会结束后,褪去互联网浮华魅力、如火如荼的杭州会发生什么?
我们无法提前知道,但我们可以推测。
因为杭州今天所做的一切,特别是招揽人才的努力,为未来奠定了基础,值得包括宁波在内的城市借鉴。
我算了算,如果每年有20万本科生、1万名硕士生、2000名博士生申请生活费,总共也就24亿。 24亿是多少? 这只是多了一块住宅用地。 如果一件不够,那么两件就足够了。
但剩下的20万多人意味着什么呢?
不管未来这20万人中会产生多少个“马云”,这20万人在房地产市场上的购买力足以让杭州再修建两条地铁和几条高架,带动城市的发展。形象迈上新台阶。
杭州现在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在为未来积蓄能量。 因为它知道,无论互联网的外衣多么华丽,迟早都会褪色,无论亚运梦多么美丽,迟早都会醒来。
但人留下来,未来还是可期的。
就像谈恋爱、风花雪月、风花雪月一样,最终的目的不就是传宗接代吗? 是为了爱情吗? 或许。 但杭州给毕业生生活补贴,绝对不是出于爱心。
07
很多年前,杭州人对宁波心怀敬畏,不仅是因为它经济发达,更是因为这里的商业奇才云集。
例如:“五金大王”叶成忠、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包先昌、包先恩兄弟、火柴大王刘宏声、环球航运包玉刚、邵氏邵氏邵仁美、香港钟表大王李惠利等。 ..
不说远了,我们就来说说网易创始人丁磊吧。 不久前,2019年8月25日,丁磊做客央视财经《对话》节目时,透#了网易总部迁往杭州的原因:
我是宁波人。 2006年,我参加了浙江IT人才回流杭州活动。 我第一次感受到杭州政府的服务意识之强、服务效率之高。
我想对电视机前的所有观众发自内心地说:杭州市政府在为创新企业提供服务方面确实做得非常扎实,所以我赶紧决定以后扎根杭州并着眼于未来的发展。 杭州。
我在想,如果网易搬到宁波会怎样?
我实在无法想象。
完整的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