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进“德国制造”老家,中国卖家如何在金字招牌底下找机会?

自2008年起,公共事务机构益普索(Ipsos)根据品牌产品、投资吸引力和就业等因素对国家品牌指数(NBI)进行排名。 2024年排名第一的国家是德国,这已经是德国连续第五年排名第一。 年年排名第一。 作为参考,美国在国家品牌指数中排名第8位,中国则从2020年的第35位上升到2024年的第31位。

用不到1亿的人口,创造了2300个世界知名品牌。 德国制造如何成为黄金品牌? “德国制造”风口下的中国卖家该去哪里寻找机会?

德国制造的攻击

事实上,德国制造从一开始就不是“金字招牌”。 相反,长期以来,“德国制造”一直是山寨、粗制滥造、低价产品的代名词。

与英国、法国等18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的先行国家不同,德国作为欧洲内陆国家,其工业革命起步相对较晚。 由于缺乏人才和技术,德国最初“摸着英法过河”,通过模仿、学习英法等国的技术,开创了自己的制造业:学习英国人,模仿英国人英国人,最后将制成品销往英国

这引起了英国人的不满。 1887年8月23日,英国议会通过了《商标法》修正案,要求所有进入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的德国进口商品必须标注“德国制造”。 “Made in”在当时其实是一个侮辱性的符号。

1887年,德国进行了一系列全面改革。 许多企业把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政府还高度重视技术人才培养,实行“双元制”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在德国,大约70%的青少年高中毕业后会接受职业教育。 这就导致了德国形成了一种与“学艺、卖货、当皇帝”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工程师文化”。

德国的制造生态源于家庭作坊。 许多人的姓氏都是以职业命名的,许多小镇都是由一个或几个家族企业支撑的。 它们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谋生,更是为了生命的价值以及个人和集体的尊严。 几乎每个德国人都认为口碑营销是企业和产品的唯一出路。 因此,品牌声誉和品牌形象在德国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那么,德国这样一个品牌众多的国家,能允许中国卖家赚钱吗?

德国电商市场

首先,电子商务在德国非常流行并且发展良好。 德国约有8400万人口,94%的德国人熟练使用互联网。 其中,近6900万德国人在网上购物,83%的用户每年至少在网上购物一次。 数据显示,2020年,29%的德国消费者每周至少网购一次,31%的消费者每月至少网购一次。 从这个网购频率来看,这绝对是一个蕴藏着巨大探索机会的大市场。

德国的电子商务市场每年都在稳步增长。 德国的数据显示,2024年德国网上销售的商品创造了约1亿欧元的收入,比上一年增加了833亿欧元。 德国拥有欧洲最多的互联网用户和最大的电子商务客户潜力。 因此,英国脱欧后,德国自然将占据欧盟电商市场的头把交椅。

消费者:网上购物在德国非常普遍。 除了18-49岁的网购主力军外,50岁以上成年人网购的比例也在急剧增加。 其中,50-59岁的人群中有91%使用互联网,60岁以上的德国人也有约60%使用互联网,他们共同构成了购买力最高的年龄段。

进入德国市场的卖家应该能够明显感受到,信任、忠诚、熟悉、品质和安全是德国客户的核心价值观。 换句话说,忠诚可靠的商人更容易受到德国公民的青睐。 如果您想在德国开设独立网站,带有德国国家.de扩展名的电子商务网站域名可以更快地被德国消费者熟悉和接受。 网站。 除此之外,质量标志、徽章、证书——这些元素都应该吸引德国买家。

德国人看重简单的退货、低廉的价格和快速的交货。 在一项关于网上购物原因的调查中,德国人表示便利性占主导地位。

根据德国法律,消费者有权在 14 天内因特定原因退回不需要的商品。 这适用于除定制产品、卫生用品、电子书、游戏、CD/DVD 和活动门票之外的几乎所有商品。 这一规定使得德国的退货数量远高于其他国家。 2020年,德国顾客在线退货订单后收到了3.15亿个包裹。 从退货调查结果来看,服装和鞋子是退货最常见的品类,分别占比32%和18%。

电商平台:德国电商市场最大的参与者是.de,2024年收入为186亿美元。其次是otto.de和.de,以57亿美元排名第二和第三大电商平台和 27 亿美元。 这三大电商平台占德国在线收入的25%。 同时,如果仅考虑德国市场的收入,.de是德国市场增长最快的电子商务平台之一。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