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之城”雄安新区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中新网 小编 崔涛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推进,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着……“未来之城”雄安新城区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雏形全面显现。 这里正在系统地规划着中国式规划的现代雄安景象。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序疏解

走进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简称“R1线”)建设工地,“京津冀上轨”核心枢纽工程首站主体结构已上线——金融岛站已封顶。

R1线连接雄安新区与北京主要功能区,“一小时”直达北京金融街、丽泽商务区。

11月23日,中国铁路产业集群揭牌启动仪式落户雄安新区。 11月25日,雄安宣武医院(新区投资部分)项目全面封顶。

此外,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三大国企总部均已入驻建设。 中矿资源集团总部选址工作已完成。 首批搬迁的4所大学和2所医院已全部就位。 中科院安创新研究院、互联网产业园等一批市场化项目开工建设。

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近日,在2024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数字雄安高峰论坛上,宣布雄安的“城市大脑”——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中心正式投入运营。

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中心被誉为雄安新区数字孪生城市的“大脑”、“眼睛”和“核心”。 是雄安新区数字孪生城市运营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 它搭载的边缘计算、超级计算和云计算设施将为整个数字孪生城市提供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VR/AR的网络、计算和存储服务。 一旦投入使用,将为雄安新区提供源源不断的算力。

“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中心将配备3600多个服务器机柜,拥有高达百万核vCPU算力,满足雄安新区2035年数字城市建设的算力需求。” 雄安云网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技术官袁晓东表示。

在雄安新区,启动区已形成“双谷”生态框架。 国贸中心、“一馆三馆”等重大工程相继建成。 赞港片区科技创新中心试点基地、综合保税区等产业平台载体正在加速推进。 建设、容东、容西、雄东现代城区投入运行,近10万搬迁群众搬回新居。

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着

近年来,丝八哥、黄腹山雀、水鹨、斑鸫、疣鼻天鹅等珍稀鸟类频繁出现在白洋淀。

雄安新区设立以来,白洋淀鸟类资源总体呈现种类和数量增加的趋势,特别是一些珍稀濒危鸟类的出现,凸显了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鸟类多样性的增加。鸟类群落。

截至目前,白洋淀野生鸟类数量已增至242种,比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36种。

不仅是白洋淀,还有千年秀林、雄安郊野公园……共同构成了未来城市的蓝绿色背景。

截至目前,雄安新区累计造林46.9万亩,森林面积达到72.9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1%提高到34%。 根据规划,到2035年,雄安新区蓝绿空间比例稳定在70%,森林覆盖率达到40%……一幅“城在林、人在林的生态画卷”风景”正在徐徐展开。 (超过)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