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是个好地方,现在还要加一句话!

2008年10月,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我市并称赞:“防城港是个好地方”! 2012年3月9日,温总理在参加全国人大广西代表团审议报告时进一步指出:“我确实说过防城港是个好地方,现在我要补充一点,防城港有更好的地方”。未来!中央之所以支持桂北湾经济区建设,利用防城港优势,全面推进钦州、北海、防城港开发开放。”

防城港市有四个主要特点:

首先,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防城港市依港而建。 它以港口命名。 先建港口,后建城。 防城港市成立于1968年3月,1985年设立地级防城港区。5月13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防城港市,仅用了20年的时间。 但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文化遗产,是北部湾海洋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代,防城港的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 现拥有唐代昙蓬海古运河、白龙古炮台、清代钦州界碑、刘永福、陈济棠故居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景观。

二是区位和港口条件优越。 陆地总面积622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80公里,是中国沿海最洁净的海域之一。 有国家级口岸5个,边境贸易口岸5个。 近年来,对东盟货物出口和关税收入均占广西总量的60%左右。 年通关人次达500万人次左右,是中国陆路边境口岸最多的口岸。 。 防城港水深、避风、不淤、海岸线长、腹地开阔。 是连接中国与东盟的主要交通枢纽和主要海陆门户。 它是中国距离马六甲海峡最近的海港。 规划港口岸线105公里,设计年吞吐能力。 前景可超过10亿吨。 目前拥有万吨级至20万吨级泊位30个,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多个港口相连。 2012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大关。

三是发展成就显着。 “十一五”期间,23项指标全部实现翻番,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0.2%、34.3%、54.4%。 城镇居民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位居全区前列; 钢铁、金川镍铜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粮油、钢铁、能源、化工、制糖、建材等重要产业持续增长。 生态湾新城建设已初具规模,建成区面积从2005年的28.74平方公里增加到2012年的51平方公里,增长近一倍,城镇化率从40.6%提高到2012年的52%。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发布的蓝皮书显示,防城港市近五年综合竞争力提升率在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一。 2010年综合成长竞争力跃升至第七位。 。 中国社科院今年发布的《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显示,防城港市城镇化质量在广西14个城市中排名第一,在全国286个城市中排名第126位。 先后荣获“中国十大最关爱民生城市”、“中国和谐可持续发展十大城市”等称号。

第四,未来潜力巨大。 防城港市是一座全海景、“城在海、海在城”的生态城市。 具有区位优势、海港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面向东盟的侨乡优势,享受国家沿海开放地区、西部地区、边境地区、民族地区等优惠政策,面临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快速崛起、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先导区加快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多重优势叠加起来,发展潜力巨大。 展望未来,防城港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把广西建设成为西南和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战略支点的要求,按照坚持“广西率先发展、沿海地区后来居上、成为第一个沿海开放城市”的方针。 以“一个集团”为目标,加快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步走”战略,着力打造国际通道枢纽、临港产业基地国家“边境特区”、人均广西第一的海洋文化名城、美丽的边海。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和谐港口城市。

“十一五”期间,防城港市23项经济指标“翻一番”,15项指标提前一年多实现目标,多项经济指标总量或增速位居全区第一;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实现产业主导。 突出百亿级园区数量和强优质企业数量位居广西沿海三市之首; 全海景生态湾城加速涌现,“有港无城”局面正在迅速改变; 港口航运建设实现跨越,港口带动效应显着,港口货物年吞吐量占广西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的近70%。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发布的蓝皮书显示,近五年防城港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率在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位居第一。 先后荣获中国城市科学发展质量示范城市、中国城市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示范城市、中国十大最关爱民生城市、中国十大和谐可持续城市等称号发展城市。

“十二五”以来,防城港市再次发力,提出坚持“以港兴市、以开放兴市、以工贸强市、以贸兴市”的战略方针。 “文化兴、旅游兴”,努力建设面向东盟乃至区域的城市。 钢铁能源基地、商贸物流基地、加工制造基地、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国际滨海旅游度假区,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生态友好、高度开放、充满活力的国际门户城市是一座临港工业城市、海洋文化名城。 城市。 在极其特殊的背景下,我们奋力开工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 东兴试验区实施方案获国务院批准并开始实施。 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 秦房高铁、秦冲高速公路上思段、房东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已建成通车或基本竣工。 2012年被中国社科院等单位评为城镇化质量全国第126位(广西排名第一),综合竞争力增速在全国287个以上城市中排名第23位地级市级。 ,为率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后,防城港市敲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路线图,即到2013年,第一步力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步走”的目标。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网络投稿,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 第二步,到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网络投稿,财政收入超过100网络投稿,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网络投稿。2020年人均GDP提前五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人均财政收入达到1万元,农民收入和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 第三步,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翻两番,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提前达到国家小康标准。

2013年上半年,防城港市经济社会继续平稳发展。 经济增速逆势回升。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高于全国和地区平均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4个百分点。 主要指标回升向好,扭转了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普遍下滑的被动局面。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8.5%,财政收入增长10.7%。 工业效率综合指数达到666.8%,继续位居全区第一。 东兴国家重点开放发展试验区建设取得突破。 今年4月,试验区实施试点政策,在边境通行证申领、外国人出入境管理、越南人就业管理等8个方面推出试点政策。 先行区经济快速发展。 今年前6个月,东兴口岸国际公路运输量快速增长,单月进出境货运车辆1334辆。 东兴市边境开放实现了跨越式“东兴速度”。 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东南亚系列高端民间对话。 今年6月4日,中国—东南亚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闭幕式成功举行。 对话会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防城港市作为国际门户和海陆通道的区位优势和合作前景,开启了中国与东南亚民间友好合作的里程碑,创造了新平台、新经验促进中国与东南亚民间交流与合作。 工作成果得到中央、中联部和自治区领导的充分认可,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民生改善成效显着。 2013年,社会保障惠民、农民增收、居民健康等“十大民生工程”共实施项目271个。 项目开工率97.8%,保障性住房项目开工率位居全区第一。 截至6月底,已开工1796套,完成年度目标的93.15%。 开工率位居广西第一,竣工率、入住率位居广西第二。

展望美好未来,防城港市将坚持“稳中求进”、“做好中求快”的总基调,坚持以港立市、以开放兴市、强工贸兴市、文旅兴市,着力建设国际门户城市、新兴港口工业城市、海洋文化名城,努力保持速度领先、人口领先的发展势头。资本、质量领先广西。 顺应广西区情变化新趋势,抓住多重叠加机遇,打造沿海沿边区位优势,塑造东盟海陆门户形象。 打造建设海陆主要交通枢纽优势,塑造现代西部亿吨级大港形象; 打造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先导区优势,塑造“边疆、西部深圳”形象,塑造中国与东盟合作先行区,发挥西南与东盟连接的主要交通枢纽作用,以及边境沿线的经济增长极。 睦邻友好、和平繁荣的示范区形象; 打造钢铁、有色、能源、粮油加工、商贸物流、滨海旅游等基地建设优势,塑造现代新兴临港产业基地形象。 在人均收入、发展速度、和谐指标上创造优势,塑造广西人均第一城市形象; 打造海、山、边特色优势,塑造海洋文化名城形象。 全市各族人民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动力,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幸福防城港而努力奋斗。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