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旅游交通廊道构建串联黄河、大运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一)“黄河入海”主题廊道布局

依托沿黄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完善沿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沿黄文化旅游交通走廊,提升“黄河入黄”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海”,支持黄河乡村​​“一廊一带四区多点”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

1.沿黄河“快进”通道

规划形成以沿黄高铁、沿黄双线公路、黄河桥(隧道)为骨干的沿黄“快进”通道主体框架,充分发挥机场群比较优势,连接黄河流域重要节点城市和沿线文化旅游。 资源。

——沿黄高铁:由济滨高铁和济郑高铁组成。

——黄双高速公路沿线:黄河北岸由德商高速公路、东阿至阳谷、齐河至东阿、济南绕城高速二环西环、济辽、东鲁、东营疏港高速组成。 黄河南岸由日兰、德上、运城至鄄城、梁山至运城、东梁、济广、济南至高青、长深、荣乌高速公路组成。

——规划济南、菏泽、济宁、聊城、滨州、东营机场、德州、泰安、淄博机场9大机场。

依托京雄商、京沪、津潍高铁、德商、京泰、京沪高速公路和普通干线公路,完善黄色通道。

2.“黄河入海”(慢游)风景道

(一)布局思路

依托黄河、济南南部山区、东平湖、泰山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文化资源,按照“凸显黄河时代价值,保护黄河生态本底”的原则,黄河,凝聚文化特色,彰显中华之根与魂”,规划贯穿山东的“黄河入海”主题景区道路。 打造集自然观光、湿地公园、民俗体验、自驾旅游、文化遗产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风景线,突出黄河原生态景观,系统展示黄河人文特色,促进交通与景观、休闲、生态保护等功能的有机结合,实现黄河两岸、黄河“时隐时现、时近时远”的游览体验。

(二)布局规划

以黄河两岸的底丁路为主线,加强沿线路网与黄河底丁路、上地路的衔接,规划一条“沿黄、沿江、沿江”旅游走廊。河、绕山、绕湖”,形成“一廊、一环、多支”。 “强网、修网”总体布局。 景区道路总规模1908公里,其中主线1326公里,支线582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931公里,黄河底定公路943公里,市政道路34公里。

“一廊”:是黄河大堤左右岸的一条平行线,总规模1公里,由黄河大堤顶部道路862公里和高速公路129公里组成。 北线贯穿聊城、德州、济南、滨州、东营五市,全长约3公里,全部由黄河堤顶现有道路组成。 南线贯穿菏泽、济宁、泰安、济南、滨州、淄博、东营7个城市,全长约592公里。 主要由黄河堤路、G220、平阴神女一号旅游路等组成。线路连接聊城市艾山风景区、玉山草植风景区,聊城市百里黄河风景区、泺口黄河森林公园。济南市、博兴县豫章森林公园、滨州市、淄博市天鹅湖国际慢城、东营市天津市。 宁泗文化旅游区、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等黄河沿岸文化旅游资源,以及昌东黄河铁路大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等体现黄河安澜文化的文化旅游资源菏泽市“亚洲第一长铁路桥”、淄博市安澜湾风景区。 利用黄河堤顶道路作为风景道路,应当符合黄河防洪和河湖管理的要求。 非汛期要依法合理使用,汛期要根据洪水情况合理使用,避免影响防洪工作和工程管理。

“一环”:济泰大环路,途经济南(历城、市中)、泰安(岱岳、肥城、东平、宁阳)等城市,连接黄河、大运河三大国家文化公园,还有齐长城。 道路全长约335公里,主要由现有的S103和新建的泰安温河堤顶路组成。 该线路连接泰安市东平湖风景区、大村坝风景区、白佛山风景区、昆仑山风景区等文化旅游资源。

“多支线”:共布局东平湖环湖路、泰山环山路等21条支线,连接聊城市金堤河、泰安市东平湖与泰山风景区、菏泽市曹州牡丹园。 资源。

(二)“禄丰运河”主题廊道布局

结合运河沿线文化旅游和生态资源优势,融合大运河和齐鲁文化元素,统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打造贯穿德州、聊城、泰安、济宁的“禄丰运河”旅游交通走廊、枣庄等城市,配套“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总体功能布局为文化主轴、四类功能区、五大特色区。

1、大运河“快进”通道

拟形成“大运河高铁高速双通道、五大机场广覆盖”的“快进”通道主骨架,加强与沿线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省内外运河。

——高铁通道:由京雄沪高铁(山东段)、梁商高铁、鲁南高铁、京沪高铁组成铁路。

——高速公路:由德商高速公路、东阿至阳谷、东阿至运城、新泰至梁山、蓟徐、兰河、景泰高速公路组成。

——规划聊城、济宁、枣庄机场、德州、泰安机场5大机场。

2.“禄丰运河”(慢游)风景道

(一)布局思路

依托京杭大运河、微山湖、东平湖等平原河湖的江湖魅力和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按照“河流是线、城市是珠、线”的原则, “串珠,珠带面”,规划了“禄丰运河”主题景观道路,展现了古运河的原始自然风貌。 以运河文化遗产为主线,打造以台儿庄古城、聊城古城为重要节点的旅游遗产廊道和历史文化古迹、湿地红莲、湖泊景观、绿色养生、休闲旅游等旅游风景线。等特色,充分展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智慧和自然生态理念。

(二)平面布置图

以京杭大运河、微山湖、东平湖等为重点,充分利用堤顶道路,加强与东平湖大安山、微山岛等旅游码头的联系,规划形成“一干多枝、水陆相连”的总体布局。 风景道总规模约744公里,其中主线487公里,支线257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464公里,大运河堤顶道路202公里,市政道路78公里。

“一干”:沿枣庄、济宁、泰安、聊城、德州等地运河而行,全长约487公里。 线路连接枣庄市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仙潭山、熊耳山、山亭汉诺公园、依云石部落、济宁市微山湖、凉山旅游风景区、南池、太白湖、泰安市东平湖、聊城市东阿阿胶城、巍山黄河森林公园、东昌湖、中国水古城、鄯善会馆、护国龙兴寺铁塔、聊城孔繁森同志纪念馆、中国第一梨园、天目温泉等文化旅游资源。

“多支线”:共部署9条支线,长度257公里。 该线路连接济宁市微山湖、太白湖、聊城市东昌湖、天目江北水城、临清万源、德州市老黄河森林公园等文化旅游资源。

(三)“长城痕迹”主题廊道布局

依托齐长城世界遗产走廊及沿线文化旅游资源,以齐长城遗址为重要节点,深入挖掘文物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形成“长城踪迹寻踪” “旅游交通沿主遗址,辐射、连接周边文化旅游景点。 廊道支撑着“一廊七段多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的整体空间布局。

1.齐长城“快进”通道

拟形成“高铁高速公路双通道、七大机场全覆盖”的“快进”通道主骨架,提升齐长城沿线文化旅游资源的可达性。

——高铁高速双通道:由规划中的鲁中高铁和青兰高速公路组成。

——规划青岛、济南、临沂、日照、潍坊、泰安、淄博七大机场。

2.“长城痕迹”(慢游)景区步道

(一)布局思路

以齐长城遗址资源为主体,辐射沿线文物古迹、旅游景区、特色村落,按照“保护优先、绿色环保”的原则规划“长城痕迹”景区路线。 “以人为本,以文化为灵魂”。 深入挖掘“中国最古老的长城”的历史文化遗产,与周边城市的“齐峰陆云”旅游景区相结合,打造一条风景优美、长城特色突出、配套服务齐全的风景旅游步道,和丰富的游乐体验。

(二)平面布置图

以青兰、济广高速公路为主轴,沿齐长城遗址规划“一轴多支、遗迹一线”的总体布局。 景区道路总规模1008公里,其中主线415公里,支线59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59公里,市政道路49公里。

“一轴”:齐长城主址周边高速走廊,贯穿青岛、潍坊、临沂、淄博、济南、泰安六市,全长415公里,由清澜、京沪、济泰、济南环线,由济广高速公路组成。 线路连接青岛市齐长城白果园、潍坊市诸城市大顺花园、临沂市沂水市杨庄高楼子、淄博市沂源县杨三峪村、青兰高速沂源服务区、黑松林潍坊市临朐县、济南市莱芜战役纪念馆、泰安泰山风景区、泰山宝泰龙、济南九鼎塔国家欢乐园、金象山乐园等文化旅游资源。

“多支线”:共铺设支线11条,总长593公里。 该线路连接潍坊市诸城恐龙文化旅游区、大源生态游乐园、日照市马山、齐长城遗址、五莲山、九仙山、大青山、浮来山、莒国古城、淄博市庐山国家森林公园,圆山森林公园、红叶石岩旅游区、阿庄瀑布、潭溪山、马鞍山、岐山、凤凰山、凤门道观、济南红叶谷、九乳山、金香山、九鼎塔、济南植物园、野生动物园、朱家峪、泰安市泰山花样年华风景区等文化旅游资源。

(四)“千里海岸”主题走廊布局

依托黄渤海千里黄金海岸线,整合青岛、烟台、威海、日照、潍坊、滨州、东营等城市沿海高速公路,打造城海一体的中华仙境滨海旅游交通走廊,融山海为一体。

1.黄渤海“快进”通道

拟形成“高铁高速双环、七大机场协同”的黄渤海“快进”通道主体框架,连接沿海与内陆城市推动山东半岛文化旅游陆海联动发展。

——“半岛高铁环线”:由天津至潍坊、潍坊至烟台、青岛至荣成、莱西至荣成、青岛至盐城高铁组成。

——“半岛高速环线”:由荣乌、卫青、沉海高速组成。

——七大机场:青岛、烟台、威海、日照、潍坊、东营、滨州机场。

2.“千里海岸”(慢游)风景道

(一)布局思路

整合沿海城市滨海观光大道,按照“贴近大海、路段相连、人海和谐”的原则,打造风景秀丽、路景优美的“千里滨海”风景线。 依托黄渤海七市沿海特色,以沿海自驾公路为载体,打造国内一流的滨海风景线,连接知名景区、美丽风景区乡村、网红打卡点。

(二)平面布置图

以G228沿海高速公路为主轴,连接渤海的滨州、东营、潍坊和黄海的烟台、青岛、日照。 加强自驾游线路与海上邮轮码头、停车场、客栈等服务设施的衔接,拟形成“一带一路”“枝条、山海相接”的总体布局。 景区道路总规模2221公里,其中主线1246公里,支线975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1986公里,堤顶路8公里,市政道路227公里。

“一带”:贯穿全省所有沿海城市,全长1246公里。 主要由G228、S209、S309等普通国道、省道和燕尾地区沿海公路组成。 该线路连接滨州市黄河三角洲生态文化旅游岛、东营市孤岛槐林温泉旅游区及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潍坊市寿光临海生态博览园、烟台市黄金海岸、蓬莱阁、金沙滩海滨公园、烟台山、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海昌渔人码头、养马岛、临海湾、环翠楼、荣成成山头、赤山、威海市乳山银滩、烟台市海阳省旅游度假区、青岛世界园艺博览园、海底世界、黄岛金沙滩、琅琊台、日照市万平口等文化旅游资源。

“多支线”:共布局24条支线,覆盖975公里。 线路连接潍坊市欢乐海岸、渤海走廊红色旅游文教基地、庆福农业、烟台市南山、罗山、昆玉山、九龙池、炎霞洞、烟台植物园、浮山庐山麓寺、养马岛、威海横山生态公园、乌然寺、三培石、圣经山、金牛谷、成山头、摩天岭、烟墩脚、天鹅湖、唯德山风景区、圣水寺、五古墩、多福山、尖刀山、杜乳山、青岛大珠山等文化旅游资源。

(五)“红沂蒙”主题廊道布置

弘扬“红色精神、绿色山水、历史文化”,连接沂蒙革命老区红色遗迹、景观生态、地质奇观等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沂蒙”旅游交通走廊,支持建设国家红色旅游综合发展示范区。

1、沿着沂蒙革命老区“快进”通道

规划形成“一环、一轴、六联心”的“快进”通道主骨架,连接沂蒙山腹地重点景区。

“一环”:由潍坊至宿迁、滨临、山东高铁组成的高速铁路环线。

“一轴”:高速公路主轴线,由临淄至临沂、日兰、滨台、枣木、兰河高速公路组成。

“六心联动”:规划临沂、济宁、潍坊、日照机场、淄博、泰安机场六大机场。

2.“红沂蒙”(慢游)风景步道

(一)布局思路

依托沂蒙老区战斗遗址、革命历史遗迹、红色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按照“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区域联动、因地制宜、服务民生”的原则,规划“红沂蒙”旅游风景线贯穿老区。 以“浮山美景日新月异,沂蒙精神代代相传”为主题,突出红色沂蒙风情、绿色生态景观、古老历史文化等旅游特色沿线打造“红绿对比、红古对比、动静和谐、娱乐陪伴”的“红色生态旅游走廊”。

(二)平面布置图

以S231、X056昭耀路为主体,连接博山、沂源、蒙阴、沂水、沂南等区县的旅游资源,规划形成“一环多支,珠联璧合”的总体布局。一条链子”。 景区道路总规模698公里,其中主线234公里,支线464公里。 由695公里的高速公路和3公里的市政道路组成。

“一环”:全长234公里,主要由S231、X056昭耀路、X057张雅路等组成。路线连接临沂市大青山、孟良崮、天蒙山、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红嫂革命纪念馆、战邮纪念馆、王焕宇故居、西羌峪抗日要塞村、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岱古地貌等文化旅游资源。

“多支线”:共布局17条支线,覆盖464公里。 线路连接临沂市焦裕禄纪念馆、淄博618战备广播电台旧址、朱彦福世纪党教育基地、南马革命烈士陵园、庐山国家森林公园、临沂市沂蒙六姐妹纪念馆、红石村、朱泉村、马泉村、地下大峡谷、天然地下画廊、沂蒙山酒文化生态旅游园、萤火虫水洞、大众报社旧址、沂蒙花开风景区(殷家峪田园综合体)、天王城、淄博市灵芝洞、益源庐山溶洞、源山勤劳教育基地、桃花岛、牛郎织女风景区、枣庄市万亩石榴园、抱独谷等文化旅游资源。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

全泰安都在看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