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首先,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宝应县位于江苏省中部、淮河下游、里下河地区西部、扬州市北缘,纬度33°02′46″~33°北纬24′55″,东经119°07′43″。 ~119°42′51″。 宝应县东与兴化市建湖县、盐城市盐都区接壤; 高邮市以南; 西邻金湖县、洪泽县; 北邻淮安市淮安区。 宝应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夏朝时期,大禹治水后,分天下为古九州,今宝应县一带一带属古扬州。
二
春秋战国时期,此地先属吴,后属越。 宝应县虽然是唐朝皇帝赐名,但该地区的建县历史却可以追溯到秦朝。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 郡县制下,秦朝在该地区设立东阳郡。 至此,该地区的建县历史已超过2200年。 汉代,今宝应县一带属东阳县、射阳县等县,又先后属临淮县、广陵县。 三国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大家族争霸,今宝应县一带属东吴境内。 隋朝建立后,辖区置安义县。 公元762年,唐肃宗颁布圣旨:改上元三年为宝应元年,安义县更名为宝应县。
三
最后,在南宋历史阶段,宝应县因其地理位置而升格为宝应郡。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宝应县隶属高邮府。 清初,宝应县属江南省扬州府。 公元1667年,康熙皇帝将江南省分为江苏省和安徽省。 宝应县隶属江苏省扬州府。 清朝灭亡后,宝应县属江苏省淮阳路,后直属江苏省。 1960年初,在宝应湖西地区设立金湖县。 1983年3月,宝应县隶属扬州市。 如今,千年古县宝应县总面积146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93万。 是江苏省人口最多的县。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