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申遗成功迎来发展里程碑申报世界遗产

今年8月,峨眉山主要景区的100多棵古树被贴上了带有二维码的“身份标志”。 游客可以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了解古树信息。

千年佛,亿年峨嵋。 依靠几代人的保护和传承,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穿越时空“旅行”,触摸遥远的历史,领略世界遗产的魅力。

2019年12月6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峨眉山-乐山大佛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第18处、我国第3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20年来,乐山作为世界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承者,为峨眉山乐山大佛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 20年来,世界遗产与乐山在有序传承、共赢发展中进行和谐“对话”,为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探索出有益的“乐山经验”和“乐山样本”。

成功申报世界遗产,乐山迎来发展里程碑

申报世界遗产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 20多年前,乐山走上了申报世界遗产的艰难之路。

1夜总会招募网 2014年初,峨眉山首次自主申请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然而,这次申请失败了。 在此次申报世界遗产之前,一位台湾游客在游览峨眉山后写信,表达了对峨眉山景区环境脏乱、秩序混乱、旅游景点的失望。 峨眉山风景区管委会迅速组织对峨眉山进行全面整治。 2014年底,峨眉山被评为“国家卫生山”,为申报世界遗产奠定了基础。

也是在这一年,峨眉山乐山大佛申报世界遗产领导小组成立,决定共同申报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作为申报世界遗产的主要负责人,时任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名胜古迹处副处长曹南燕表示,考虑到申报世界遗产的科学、文化、艺术价值,乐山大佛在石雕方面已得到国际上的广泛认可,它可以与世界一流的石雕相媲美。 它的加入将为申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增添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们最终选择一起申请,艰难地完成了申请材料。 曹南燕说,这份准备充分、内容丰富的申请材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员称为当年参与申请的17个国家中最好的一份。

乐山大佛_乐山卫校_乐山

2019年12月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成功申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成功申报世界遗产,是乐山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峨眉山风景区、乐山大佛风景区由此开启了国际化大门,乐山逐渐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

保护为本、发展传承不忘初心

文化和自然是我们寻求认同的重要途径,是我们生存的基础,就像我们血液中流动的基因一样。

保护和传承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遗产地的责任。

自峨眉山-乐山大佛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以来,乐山认真履行国际承诺,在保护和保存世界自然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20年来,乐山累计投入近35网络投稿用于遗产保护和环境整治项目,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地方承诺保护世界遗产的《乐山宣言》,达成了世界遗产保护的全球共识《峨眉山宣言》。宣言”。

20年来,峨眉山风景区管委会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建立了“五大”珍稀植物群落保护区、自然生态猴区、野生动物保护研究院、国家森林病虫害防治所等。疾病中心报告点; 实施“数字峨眉山”工程,提升景区遗产保护科技含量。

乐山卫校_乐山大佛_乐山

乐山大佛的管理和保护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为此,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开展了乐山大佛佛身维护、三维扫描建模、寺庙修缮、危岩治理等一系列保护项目; 通过积极与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建立遗产监测管理预警系统,“智慧”手段有效推进乐山大佛的管理和保护。

我们将始终坚守保护和传承世界遗产的初心。 世界遗产保护的“乐山经验”受到广泛关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亚太部主任景峰在峨眉山-乐山大佛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之际发来贺信,他表示乐山大佛是优秀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的典范。 。 两大景区保护意识强烈,肩负着《世界遗产公约》的责任。

发展成为野山、佛与城市的和谐互动

如何做好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20年来,世界遗产为乐山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两大景区在保护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和展示了世界遗产的自然和文化魅力,各自形成了成熟完整的开发格局,把乐山旅游业推上了新的台阶。

参加峨眉山-乐山大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纪念活动的山西云冈石窟研究院考古研究室主任小忠已经是第二次来乐山了。 “十年前,我参观了峨眉山、乐山大佛。十年后回首,我明显感觉到乐山保护和开发世界遗产的力度在不断加大。这也体现了世界遗产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我们要从更广阔、更远的角度进行开发,真正发挥世界遗产促进地方发展、造福人民的积极作用。 袁晓忠说道。

20年来,峨眉山风景区和乐山大佛风景区充分调动了世界遗产地原住民保护和开发的积极性,实现了世界遗产保护和惠及民生的双赢。 景区管委会支持原住民因地制宜发展茶叶、药材、生态观光农业等特色产业,兴办宾馆、农家乐,努力解决就业、交通、饮水问题、原住民教育等。

祥云度假酒店位于峨眉山风景区报国寺景点附近,自1985年开始营业。酒店经营者程媛一家是黄湾乡报国村原住民。 “我的邻居和亲戚都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我们为自己身处世界遗产而感到自豪,也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尝到了致富的甜头。”程媛说。

作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管理者,福建省武夷山风景区管委会世界遗产局副局长杨明在参观考察管理时,对这种旅游补民生的发展模式印象深刻乐山世界遗产。 他表示,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既兼顾景区开发,又兼顾原住民发展,让老百姓从旅游发展中受益,真正实现两者和谐发展。

“世遗”+“旅游” 迈向四川首选旅游目的地

20年前,峨眉山乐山大佛成功申报世界遗产,更像是为世界遗产的保护者和传承者出一张试卷。 成功申请世界遗产只是一个起点。 如何促进世界遗产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使其代代相传、可持续利用,是遗产地管理者面临的挑战。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峨眉山-乐山大佛已成为乐山旅游的金色招牌。 面向未来,乐山也将依托世界级遗产,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推动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协调发展,努力打造四川首选旅游目的地。

绿色发展,旅游引领。 扩能提质、景区城市一体化、全域旅游“三条”为打造四川首选旅游目的地提供了明确路径。 做好这“三条”,峨眉乐山大佛不仅是扩能、提质、景区与城市融合的核心,也是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

解决问题要从管理制度入手。 2016年,乐山改革景区管理机制,对峨眉山市、峨眉山风景区、市中区、乐山大佛风景区进行统筹管理。 景区品牌优势与城市要素优势有效融合,形成山城一体化、风景城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峨眉山市将实施“三大旅游环线”工程,连接高桥、沙溪、龙池、川主四大度假区,实现景区与城市互联、山城互补; 同时,加快张沟、四季坪、千佛顶、万佛顶佛教文化景观和金顶-万佛顶轨道交通修复,红椿坪-九老洞-洗象池-雷洞坪、万佛顶-四季坪-张沟观光索道建设,实施峨眉山沿峨眉河至乐山轨道交通及慢行系统工程。

市中区将围绕建设大景区的目标,按照凌云九峰与寺庙的理念,盘活核心景区现有资源。 按照景区与城市融合、重点建设“一湖五湿地”的要求,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融合提升水上旅游,丰富游客在景区的体验。 建设一批特色小镇、特色街区、特色村落,形成一批与城市文化内涵相协调的优质城市景观。

世界遗产就像一座富矿。 如何开采和管理决定了未来能否可持续发展。 正如遗产专家在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遗产保护研讨会上所言,乐山当前正在进行的产业战略转型将成为支撑未来城市绿色发展的主要动力。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