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山川造型,诉说着中华先民的故事; 波澜壮阔的三晋,讲述着我们家乡的历史故事。 《山西话》《城市史》系列打开11个城市的记忆盒子。 今天我们走进晋中。
晋中为什么又叫榆次?
春秋时期,晋中位于晋国,地名威舆。 周灵王十六年(公元前556年),晋平公将“昭于齐”(今山西中部)赐官齐溪为食邑,称齐邑,覆盖了晋中大部。王朝。 战国初期,韩、赵、魏三族分晋。 晋中属赵国,地名榆次。 战国中后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逐渐崛起,开始统一和吞并东方诸侯国。 秦国在统一过程中,将郡县制扩展到全国。 秦以后,晋中大部属太原郡(郡)。
1948年8月,榆次、太谷、杞县、平遥、介休、寿阳等县解放,晋察冀边区和晋冀鲁豫地区合并成立华北区。边区欲设机构,管辖上述六县。 由于这六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历史上并没有这种区域组合的名称。 山西简称“晋”,故名“晋中”,并设晋中行署,辖六县。
1949年2月,太原市政府并入晋中行署,首次出现的晋中名称只存在了7个月。
1958年11月,榆次专员公署更名为晋中专员公署,简称晋中区。 从此,晋中的名称就稳定了。
1968年9月,晋中区改为晋中专区。
1999年9月,晋中地区被国务院撤销,更名为晋中地级市,沿用至今。
▲山西晋中
今晋中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临太行山,西濒汾河,北接省会太原市,南接长治市、临汾市,东北与阳泉市接壤,西南有吕梁市。 这是一座有文化底蕴的城市。 深邃、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
晋中市辖榆次区、太谷区2个市辖区,榆社县、左权县、和顺县、昔阳县、寿阳县、杞县、平遥县、灵遥县8个县。 施县; 辖1个县级市:介休市。
晋中是三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晋商文化的摇篮; 1824年,中国历史上第一家金融机构“日升昌”在此诞生。 晋中还是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集散地。 “寒食节”起源于介休,牛郎织女的传说起源于和顺,而寿阳相传是长寿星的故乡。
•本文素材来源于《晋中11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