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何玲玲、王俊禄、魏一骏

新华社 小编 何玲玲 王军禄 魏宜军

8月11日,市民路过临海古城紫阳街。 墙上有洪水留下的水痕。 洪水来袭,千年古城告急! 8月10日下午,消息迅速传出,超强台风“利奇马”引发洪水围困浙江临海,引起广泛关注。 11日,在橡皮艇、挖掘机、消防车等交通工具的帮助下, 小编抵达临海市看到,随着台风的过去和时间的推移,该市洪水水位已有所下降。城市秩序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各级党委和政府、各救援力量以及受灾当地群众正在齐心协力,抗击灾害……新华社 小编 翁新阳 摄

洪水来袭,千年古城告急! 10日下午,超强台风“利奇马”引发洪水围困浙江临海的消息迅速传播,引起广泛关注。

11日,在橡皮艇、挖掘机、消防车等交通工具的帮助下, 小编抵达临海市看到,随着台风的过去和时间的推移,该市洪水水位已有所下降。城市秩序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恢复。 各级党委和政府、各救援力量以及受灾当地人民正在众志成城、争分夺秒地抗击灾害……

洪水冲开了古城的城门

临海古城紫阳街受损严重(8月11日摄)新华社 小编翁新阳摄

倾倒的“临海紫阳街”石碑、家中清理的废弃物品、洪水退去后留下的淤泥…… 小编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到达临海古城时,随处可见前一天的凶猛洪水。带到了这座千年古城。 留下的创伤。

10日下午3点,受超强台风“利奇马”带来强降雨等因素影响,岭江水位快速上涨。 城门外的水深超过了城门的承载能力,导致门闩断裂,洪水迅速涌入临海古城。 。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洪水!水位突然上涨了。” 回忆起前一天的情景,不少临海当地居民仍心有余悸。

临海市_临海天气_临海

这是被洪水围困的浙江临海古城(8月10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

泰州府古城墙始建于东晋末年。 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历代都有增补。 明代名将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时,整修了沿海城墙。 2001年6月,临海台州城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编11日在古城看到,虽然洪水已经退去,但人们的正常生活尚未恢复,商家仍无法正常营业。 除了古城街道外,临海市大阳街等多地也遭受洪水袭击。

据临海市政府负责人介绍,截至11日13时,临海市受灾人口57.9万人; 超过24,000公顷农作物受到影响,634条道路被损坏,6,092米路堤被损坏,26,000多棵行道树被损坏。

各方势力纷纷驰援

8月11日,临海市紫阳街道居民正在清除淤泥、垃圾。新华社 小编 翁新阳 摄

当一方有难时,各方都支持。 11日凌晨开始,嘉兴军分区、武警嘉兴支队等救援力量历经250多公里赶赴重灾区临海救援。 在紧急力量出动之前,嘉兴已向灾区运送了22艘冲锋舟。

风雨无情,但情感始终在。 市内部分道路积水,但 小编更多感受到的是团结、紧张、有序的灾后救援氛围。

临海市_临海_临海天气

由于部分积水路段仍难以通行, 小编乘坐临海古城消防中队的消防车赶往望江门等受灾最严重的地区。 路上,卢遇到了要去医院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韩大爷。 由于洪水围困,透析推迟了两天,手臂上的结肿得很高。

临海大桥上堆满了被洪水冲走的垃圾(8月11日摄)新华社 小编翁新阳摄

小编本想邀请老人上车,但此时狭小的驾驶舱内已经挤满了人。 19岁的消防员徐玉峰虽然已经近两天一夜没有#觉,但他二话不说就从座位上跳了起来,指着车顶说:“我起来吧。”

台风过后,天气格外晴朗,正午的阳光灼热刺眼。 徐玉凤在车顶上忍受着烈日。 “前面有树枝,小心!” “稳住,有一道坎要过!”……艰难的行进过程中,消防车司机杨军不时对着车顶喊道。

坚强的杨军也是个细心的人:每当走到有行人的地方,他都会小心翼翼地放慢车速,以免溅起水花; 遇到不确定的水况,他就下车涉水试深。 火势已经熄灭,三辆消防车已经抛锚。”

身着各式服装的民间救援队伍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他们组织具有专业知识的救援人员和相关装备,积极帮助配合做好被困人员转移工作。 磐安民防公益救援队谢文忠10日晚刚刚在手机上看到临海受灾消息,于是与同伴驱车前往救援。 临近中午,谢文仲接过附近村民递给他的一块巴掌大小的蒸糕。 匆匆吃了几口后,他准备离开。 “进去看看吧!” 谢文仲说道。

据临海市有关部门统计,当地19个乡镇(街道)共出动救援队伍264支、3966人、545辆车辆、280台机械设备,救援被困群众5890余人,处置灾情570余起。各种类型的危险。 尽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守望相助,团结一心

临海_临海天气_临海市

临海市崇和门附近被洪水围困的地区(8月10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发(邵红龙 摄)

在内涝严重的临海市东方大道与靖江北路交汇处,东北角稍高的地面上排列着几间简易棚屋。 不少当地群众自发组织志愿服务,准备了矿泉水、八宝粥等应急物资,提供给救援人员和有需要的群众。

看到一群刚完成救援任务的武警过来,临海当地一家水果店的负责人徐辉连忙招呼服务店值班的工作人员,将切好的西瓜送到了现场。他们。

“除了被困无法夜店的人员外,我们六个分公司的30多名员工全部参加了志愿服务。” 徐辉说:“今天已经到了几千斤西瓜了。”

8月11日,救援队在临海转运伤员。新华社 小编 翁新阳 摄

距离服务点约两三百米,68岁的李华梅和另外两名市民的“茶摊”显得有些冷清。 “早上6点左右,我下楼查看水情时,看到很多救援人员在忙碌。我一问他们,他们都没有吃饭。我立即回家煮了八宝粥,绿豆粥。”绿豆汤、金银花茶。” 她不好意思地摆摆手。 ,“没什么,这张桌子是邻居搬的,我们只是用自己有限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谢。”

包子、包子、花卷……在灾后重建的特殊时期,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吃却显得无比珍贵。 新荣基酒店行政总厨李毅一早为临海滞留群众分发食物。 下午,抢救点的小桌上摆上了清凉解暑的酸梅汤……(参与 小编:顾晓莉、夏亮)

专辑

+1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