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端午潮起玉林”玉林市端午文化嘉年华火热开展

从“荔枝之乡”、“龙眼之乡”、“沙田柚之乡”,到玉柴、南方黑芝麻酱、三环陶瓷……丰富的物产和活跃的经济背后是深厚的文化积淀。 榆林正在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持续保护和传承文化,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激发文化新活力 展现城市新形象

夏至时节,蝉鸣阵阵,蒲扇微风徐徐,榆林园博园里人头攒动。 一场盛大的龙舟邀请赛在这里举行,来自广西和榆林各县(市、区)、政府机构等的12支龙舟队参赛,声音震撼,百姓争先。

↑6月20日,选手们在榆林园博园进行龙舟比赛。 (新华社 小编胡星宇摄)

6月20日至24日,为期5天的榆林端午节文化嘉年华和年中购物惠民活动期间,12项市级活动和25项县(市、区)文旅商业活动相继推出其他。

鱼洞湖上有赛龙舟; 鱼洞湖畔,还有精彩的非遗表演。 桂南采茶戏充分展示了客家的魅力,独特的杂技技巧凸显了力与美。 榆林杂技近年来在创新发展中屡获殊荣。 已在美国、英国、韩国、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享誉国内外。 。

非遗市场内,30多个摊位展示着北流锅包子、榆林牛肉面、榆林牛腩面等特色美食,还有榆林羽毛画、榆林漆器、榆林铜凿雕等特色美食。文化。 夕阳西下,华灯初上,在琉璃灯光下走进充满古韵的大市场,沉浸在别有风味的榆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

江南公园,夜市热闹不断。 2023年,广西文化旅游消费大夜市玉林主会场启动。 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集“夜吃、夜逛、夜游、夜娱乐、夜读书”于一体的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热潮。 “夜间经济”成为榆林市激活文化旅游消费市场潜力的新引擎。

包粽子、包香包……榆林各地都沉浸在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中庆祝端午节。 在陆川县地王广场,一场包粽子比赛在欢声笑语中举行。 200个粽子在选手们灵巧的手中飞舞,瞬间堆积成一座小山; 在榆林市兴业县城隍镇禄丰山风景区,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剪纸传承人梁思音和他的学生为参观者带来了各种生动、精美的剪纸作品。 “在诗歌朗诵、剪纸、书法、绘画等一系列活动中,我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游客杨玉娥说。

榆林市委书记王晨表示,榆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端午文化嘉年华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方位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对生活的新期待。

打造消费新场景,释放消费新动能

玉林是广西人口第二大城市,全国著名侨乡。 走在榆林市街头,经常可以看到网红餐厅、宝藏咖啡馆、#营基地等时下年轻人喜爱的商旅新业态。 千年古城充满了现代时尚和新活力。

榆林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梁正宁介绍,榆林正以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为抓手,创新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利用以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为载体,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以此为抓手,以旅游节庆、旅游促销为平台,全面推动文化旅游复苏。

↑6月20日,演员在榆林园博园表演采茶戏。 (新华社 小编胡星宇摄)

玉林天气_玉林_玉林玉林至重庆的动车

榆林市端午文化嘉年华期间,榆州区推出2023年宗庆端午文化活动周,以汉唐元素、榆林牛腩面历史文化等为主题,打造牛腩面特色商圈,形成榆林牛腩面品牌形象的展示窗口。 ; 依托榆林市中医药产业优势,打造集养生保健、食疗、休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中药港(文化旅游)药食养生一条街; 在仁东镇彭东村开展大型传统文化展示活动,推动传统村落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品尝美食,体验药膳与养生。

随着2023广西文化旅游消费夜市活动的举办,玉林各大夜市如火如荼地进行。 “玉韵国风”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加拉湾啤酒街等地热闹非凡。 江南公园同时举办榆林市住宅产业博览会和汽车展览会,夜间文旅消费持续升温,消费人气旺、活跃度高、带动效应大,已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惠民惠民、精准营销,旅游市场正在复苏。 榆林市参与成立岭南市文化旅游(区域)合作发展联盟,举办航空旅游产品推介会、“一票游榆林”等推广活动。 2023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170.1万人次,同比增长108.2%,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53%; 旅游收入(消费)12.59网络投稿,同比增长134.9%,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73.7%。

商圈集聚效应将拉动消费增长。 榆林市商务局局长李唐明表示,近年来,榆林市依托金城商厦、大润发、万达广场、江南公园等重点商圈,开展各类夜间消费活动,点燃了全市消费热情,拉动重点商圈商业企业销售。 同比增幅超过20%。

新的直播业态不断涌现。 榆林市联合龙头电商平台和地方电商企业,聚焦当地特色产业,精选榆林特色消费品牌,组织产品直播。 围绕“吃、住、行、购、娱”,积极打造线上消费热点,带动本地生活服务消费增长。

抢占文化旅游产业新赛道,打造新增长引擎

榆林有2000多年的州县历史。 拥有“天南界沟”真武阁、“天然氧吧”大融山等著名景点。 被誉为“岭南美玉,胜景如林”,涌现出红七、红八军统帅李明瑞、现代著名语言学家王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党洪新院士等。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静文等杰出人物。

近年来,榆林市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

↑6月20日,演员在榆林园博园表演舞狮表演。 (新华社 小编胡星宇摄)

目前,广西文化旅游产业重大项目陆川九龙山庄已正式投入运营,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滑雪场将于2023年投入试运营,总投资47个大健康文化项目2023年旅游产业项目201.04网络投稿,完成总投资77.38网络投稿。 文化旅游产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

通过品牌打造,提升文旅产品品质。 容县已被列入广西推荐国家全区域旅游示范区申报单位储备单位。 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广西柳湾大山森林公园、容县杜桥山风景区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 陆川县沙坡镇高青村、北流民安镇冯村入选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

榆林市副市长马少华介绍,榆林市将推动旅游发展模式从数量效益增长向质量效益增长转变,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构建东西部线路互联互通、城乡之间、产品互补。 产业融合、共建共享、发展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榆林东临粤、港、澳,南临北部湾,背西南,面向东南亚。 是连接东西、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通道和关键节点城市。 榆林市不断完善旅游交通和服务设施建设,构建“轨道、公空”和“自驾+铁路+航空”有机结合的交通旅游体系。

目前,榆林正在规划建设高铁站旅游集散中心、富棉机场旅游集散中心、“香料城”旅游集散中心,推动多条旅游专线巴士线路的开通,完善衔接火车站、汽车站、机场及4A级景区之间。 可访问性。

榆林将实施文化旅游产业重大项目推进战略。 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核心城市,努力引进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项目。 加快推进榆林福达旅游文化科技体验园、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区、兴业县桂东南乡村振兴旅游生态康养示范区、广西兴业县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PPP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

在文化旅游产业带动下,榆林逐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的投资热点。 正在加快“东部一体化”,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