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黑河上,可以看到对岸的俄罗斯国旗。
750米,这是中国黑河市与俄罗斯卜市最近的陆地距离。
布什是布拉戈维申斯克的缩写,是阿穆尔州首府,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第三大城市。 黑河是我国黑龙江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为界,黑河与卜市隔江相望。 是中俄边境唯一一对“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功能最全、距离最近”的对口城市。
说起黑河,可能有些人不太清楚,但说到瑷珲,很多人都会说:“哦,原来是那里啊!”
哀魂,又称哀魂。 1年、3年,经国务院批准,在这片土地上设立了地级黑河市。 黑河市辖北安、五大连池、嫩江、逊克、孙乌、瑷珲等3县级市、2县、1区,人口约125万人。
10月下旬,黑河以另一种方式被更多人认识。 自9月底中俄互免签证团体旅游业务恢复以来,当时抖音等社交媒体上流传着“大量俄罗斯人涌入黑河吃早餐;中国卡车排队前往”的消息。去俄罗斯加油……”近日,围绕“如何深入推进东北全面振兴”话题,央视主播也提到了黑河。 这个曾经雄心勃勃的边境小镇在过去30年里几乎没有取得什么成功。 过去12年来,其人口减少了超过40万。 再次站在聚光灯下,黑河的未来也正在被重新审视。
▲黑河市街道
边城“火”
2023年10月30日上午,黑河迎来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雨夹雪”。 它并不沉重,但却自由不羁。 进入11月,黑河最低气温骤降至-15℃。 然而,当我挥手上出租车时,温暖很快就传遍了我的全身。
“KTV,去文化街早市吧!” 话音刚落,出租车司机转头同情地看着 小编:“你是来看抖音的吧?” 出租车司机说,“抖音上发的都别信,他们还说我们的车可以排队去俄罗斯加油。”
但很多人还是对自媒体的“话”感到好奇:俄罗斯人如何跨越750米的黑龙江到黑河吃早餐? 中国司机如何去俄罗斯加油?
▲俄罗斯人从黑河口岸入境
10月28日和29日为周末。 在瑷珲区大黑河岛黑河口岸,红星新闻 小编发现,确实有一些俄罗斯人拖着家人或朋友通过入境通道进入黑河。 一些俄罗斯人购买完中国商品后还拖着大大小小的袋子通过出口。 返回俄罗斯。 与此同时,一些国内游客跟团前往俄罗斯。
▲俄罗斯人在早市买包子
这几天,红星新闻 小编走访黑河文化街早市发现,确实有俄罗斯人路过或去早市专门买包子、油条或者煎饼。 这时,一些正在直播的自媒体主播走了过来,将镜头对准了俄罗斯人。 一些当地主播甚至用俄语与俄罗斯人寒暄几句,或者邀请他们给他们推销俄罗斯食品。 产品“平台”。
▲文化街早市直播卖货主播将镜头对准俄罗斯人
与国外主播来现场主要是体验、“打卡”不同,本土主播主要是来卖货的。 他们手里提着俄罗斯蜂蜜、奶粉等商品,现场推销。 在此期间,有些人还拿着早先准备好的稿子,因为担心忘记介绍产品功效的话或者沉默不语,以利于关键时刻的“救援”。
黑河文化街早市已有数十年历史。 位于黑河市瑷珲区文化街与公园路交叉口。
▲ 文化街早市
“这个早市至少已经有30年了,从我在这里开店到现在,已经有13年了。” 公园路一家便利店老板告诉红星新闻,“黑河走红网络后,来直播、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出租车司机之所以表示后悔来到现场,是因为所谓的“早市”类似于农贸市场。 每天清晨天一亮,人们就来到道路两旁摆摊卖货。 上午9点,早市退市,重新开放。
在文化街早市, 小编看到,除了卖包子、油条、煎饼、豆腐外,还有不少人在卖蔬菜、猪肉、鸡鸭、鱼等食品和酱料。
▲早市出入口
早市出入口被城管车辆或钢管焊接的栏杆封锁,车辆不准进入。 上午9时许,城管开始喊话商贩退市。 这时,商贩们正在清理摊位。 随后,清洁工清理了道路,市政喷洒车对道路进行了清洁。 原来的早餐市场又恢复了街道的日常。
放大的“火”
俄罗斯人“组团”到黑河吃早餐。 它并不不受欢迎,但“没有那么夸张”。
个人或团体往返卜市、黑河市。 虽然最短距离只有750米,但两地隔河相望,游客往返需要乘船。 从俄罗斯到中国黑河的国际客船时刻表显示,每天有四趟班次。 最早一班于早上9:30开始,后续班次为:11:00; 13:40; 16点30分。
▲准备乘船前往俄罗斯的人们
黑河口岸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普通客船票价为70元/人/单程,2岁以上(不含2岁,下同)至12岁儿童票价为47元/人/单程,2岁以下儿童免费。 气垫船票价较高,成人150元/人/单程,儿童80元/人/单程,2岁以下儿童免费。
从黑河到布什,黑河也是从早上出发,每天四班,即:8:30; 9:30; 11:00; 和 15:00。
“船是早上9点30分从俄罗斯出发,算上航行时间和海关手续,至少需要一个小时。” 在黑河口岸,不少游客表示,“这样,从俄罗斯到达黑河时,不仅文化街上的早市取消了,其他地方也都关了摊位,准备午餐了。”
▲俄罗斯人从黑河口岸入境
当地多位公职人员表示,一些自媒体发布的俄罗斯人在黑河市文化街吃早餐的照片当天并不是来吃早餐的。 他们通常在中国住一晚,第二天就去早市吃早餐。
“俄罗斯人一抬腿就来这里吃早餐,不切实际的原因是,正常的往返船程要100多元。” 当地一名公职人员表示,“这就像我们中国人去那里玩,第二天我在俄罗斯街头吃早餐,被当地自媒体拍到上传。”
至于卡车去俄罗斯加油是不现实的。 “不要相信抖音上自媒体发布的信息,普通卡车未经许可不得通行。” 黑龙江阿穆尔大桥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
▲黑龙江大桥
据介绍,连接中俄的黑龙江阿穆尔大桥(简称黑龙江大桥)目前只允许卡车通行。 这些卡车必须有向俄罗斯运送货物的真实需要,对方需要收到或出示相关信件,并且车辆必须经过中国港口的验证。 只有这样你才能通过。
黑龙江大桥全长19.9公里,其中中方一侧6.5公里,俄罗斯一侧13.4公里。 大桥长1284米,宽14.5米。 黑河市发改委向红星新闻提供的通行费标准显示,通过黑龙江大桥的货车通行费并不低。 根据卡车总车轴数和吨位的不同,每辆卡车的收费从90元到830元不等。
“我们不要谈论俄罗斯的石油价格。 即使价格很低,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开车去那里。” 当地一名卡车司机表示,“港口专营经营的卡车运完货物后,或许能加满油回来,但普通车辆无法通行。” 即使可以去,但是过桥费高达830元。 还值得加油吗?”
▲俄罗斯人购买完中国商品准备从黑河口岸回国
时代潮流
外界想象和期待的边城优势特色要转化为现实效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黑河作为边陲小镇,在旅游、商贸等方面具有优势和广阔前景。” 吴斌(化名)告诉红星新闻,但将这种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和发展优势,绝不是黑河的事。 毕竟需要双方的协调和推动。
吴斌是黑河市的一名教师。 20世纪70年代,他一家从内蒙古赤峰搬到黑河市。 以黑龙江大桥建成通车为例,他说:“从1988年大桥规划到2024年大桥建成通车,断断续续历时34年。”
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黑河距离黑龙江经济腹地较远,目前发展主要依靠农业。 黑河的农业非常好,黑土是这里的特色和优势。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由于人口较少,农村人口人均拥有1到2亩土地是很正常的。
“姧”是当地习惯使用的量词单位,一小时就是15亩。 在吴斌所在的瑷珲区松树沟村,一个家庭拥有50至60亩、甚至上百亩土地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我们隔壁的村里,有的家庭甚至拥有20英亩、300英亩的土地。” 吴斌表示,黑地的租金价格并不低,一块土地的租金为1.4万元至1.5万元。 这样,即使你不种田,你也可以租用其他土地。 每年可以获得28万到30万元的租金。 农民把土地出租后,可以在城里打零工或者开出租车,过上不错的生活。
当一个地方的发展过于依赖农业时,其GDP产出、税收、就业机会就会相对较低,这也会导致人口流失。
林胜忠20世纪90年代曾任黑河市政协副主席、黑河市副市长。 据他回忆,1984年8月,就有了“南有深圳、北有黑河,南有深圳、北有黑河齐飞”的战略构想。 。 那是黑河的一股“时代风”。 从此,黑河打开了封闭的大门,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加快了以边境贸易为先导的发展步伐。
▲黑河俄罗斯商品街
1年、2年,国务院批准黑河为沿边开放城市。 国内外经济活动向黑河转移,资金也流向黑河,迅速形成开发建设热潮。 在《市场与人口分析》杂志上,林胜忠在题为《黑河开发建设中人口因素由“热”变“冷””的文章中表示,“黑河市区正在建设中” 1、2年,项目218个,建筑面积56.7万平方米。经济技术合作区在建项目15个,建筑面积20.5万平方米……”这显示了当时的开发热情。
但很快,黑河的开发建设就遇到了阻力。 边境贸易效率下降,债务负担沉重,企业亏损扩大,财务状况紧张。 开发建设由此由“热”转为“冷”。
在林胜忠看来,当时黑河开发建设的“退潮”主要是受到人口因素的影响。 对此,他认为原因有三:一是对人口发展规模缺乏科学预测,盲目发展房地产业,导致大量建设资金停滞。 其次,对人口流动的本质和特征缺乏全面的认识。 流通领域的繁荣抑制了生产主体的配置。 三是缺乏吸引人才的政策,经济发展与人才短缺的矛盾尚未缓解。
吴斌记得,当时每个村子都设立了工厂。 “在松树沟村,我们还办了味噌厂、电线厂,但后来都倒塌了。” 吴斌说,“办工厂,除了要有生产能力,还要有营销能力,这里大部分人还缺乏管理和营销能力。” 不仅松树沟的味噌厂、电线厂未能建成,当时瑷珲区乡政府办的牙签厂、保鲜仓库也相继倒闭。
马喜龙,黑河市档案馆馆长、史志研究室主任。 此前,他担任黑河市计划生育宣传指导站站长,对黑河人口变化尤为关注。 马喜龙曾在《黑河学术刊物》上发表题为《论黑河市人口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文章。 他在文中提到,根据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黑河市直接登记人口普查总人口为167.17万人。 与2000年7月1日“第四次人口普查”的155.46万人相比,已经过去了十年零四个月。 累计新增11.72万人,增长7.45%。 但这比当时全国人口增长率低了4.12%。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消息。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黑河市总人口比“五普”增加2088人; 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截至2020年,黑河市总人口增加2088人。 2018年11月1日,黑河市总人口38.7万人,比“六普”减少38.7万人。 到2024年底,黑河市总人口再次下降至125.1万人。 据此计算,12年来黑河市总人口减少了40万多人。
▲大黑河岛对面就是俄罗斯
黑河也在关注这些问题。 2024年12月,黑河市政府印发《黑河市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配套扶持措施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试行办法》) 。 《试行办法》明确:依法生育二胎的夫妇每月合计领取5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年满3岁。 对依法生育3个及以上子女的夫妇,每月给予总计1000元的育儿补贴,直至孩子年满3周岁。 今年5月29日,黑河市委书记李希文主持召开市委第七届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表示,要协调解决人口实际问题,利用好乘政策“东风”,补足人口和人才短板,加快释放人口红利。 转向人才红利。
刚刚过去的10月27日, 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特别提到,“要加强边境地区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边境地区发展富民,稳定巩固边境。发展基础教育,加大对东北地区高校办学支持力度,提高人口整体素质,高质量发展 支持东北地区全面振兴。”
黑河再次处于风口边缘,如何才能乘势而上,重新出发?
当前中俄互免签证和东北整体振兴给黑河带来了新机遇。 有专家建议,黑河不能成为纯粹的旅游过境城市,应将免签交通用于当地发展。 黑河可以借鉴其他口岸的经验,打造“北边国家”的概念,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魏星 红星新闻首席 小编 黑龙江省黑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