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最精致的美食是汕头当之无愧的招牌,但这座宝镇除了美食之外,其实还有很多令人惊叹的东西。
广东第三大岛,汕头南澳岛。
摄影/石耀辰
事实上,汕头作为广东省除深圳、珠海之外的又一个经济特区,以及一系列肥沃的岛屿和全国唯一倚靠内湾的港口城市,拥有强大而充分的市场活力和悠久的历史。现代史。 城市布局、灿烂浓郁的潮汕传统民俗风情、极其美丽的自然风光。
除了极致的欣赏之外,精致悠闲的都市生活、瑰丽深厚的文化内涵,甚至只是南澳岛沉入北回归线的浪漫夕阳,都足以让游客震撼。
震撼人心的英文歌舞。
摄影/城市穿梭者
随着沿海线上的“汕头高铁”今年即将建成通车,深圳、广州等地往返汕头市将变得更加便捷。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汕头这座低调却闪耀、处处散发着喜人光芒的城市,应该很快就会被更深入地探索。
向左滑动
图1 汕头小吃:粿汁; 摄影师/郝一华。
图2 砂锅海鲜粥; 摄影师/、图片/涂冲·创意
图3汕头卤鹅拼盘; 摄影师/1414
汕头,终极“碰撞”
汕头是潮汕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广东许多传统沿海城市的选址逻辑类似,为了获得充足的淡水和耕地,同时有效避免海上风灾,潮汕这个地理单元上最大的聚落,原本位于广东省的下游。汉江,但距大海仅数米之遥。 距潮州市区有一定距离。
以潮州市为中心,传统上有所谓“潮州八镇”的聚落格局。 现在的汕头地区,原本是澄海、潮阳两地的疆域。 依托长长的内湾的汕头市区,长期以来只不过是澄海县辖下的一个小渔村。
汕头南澳大桥。
摄影/李灿荣
汕头的崛起始于清末,根据《天津条约》,潮州被划为通商口岸。 结果,洋人来了,潮州城的百姓意志十分坚强,反对十分激烈。 最终,外国人被允许撤退到“相对安全”的汕头水乡,开始现代化的市政建设。 从此,汕头成为保存了千年古汉文明的潮汕地区与现代世界之间的隧道和窗口。
这段独特的历史也塑造了汕头这座城市的性格:这里既有现代城市的筋骨,又有古老而坚实的东西,在这片土地上汹涌澎湃。 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和力量在汕头实现了神奇的融合。
汕头城市建设的起点是一个小公园。
图/视觉中国
汕头老城区中心的小公园是典型的中西合璧的街区。 围绕着一座精致的高檐楼阁,大面积的现代建筑呈放射状布局辐射状。 它是中国最大的骑楼区。
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雨,这些骑楼已经变得非常古老。 几年来,小园区经过全面改造,摇身一变成为“打卡地”,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
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人口密集的潮汕住宅区。
摄影/李灿荣
与这种“洋气”的城市景观相对应,大面积的传统潮汕民居建筑也散布在汕头各处。 潮汕老民居的标准等级非常明确:所谓“猛虎下山”、“四金点”、“四马拖车”、“百鸟朝凤”。 他们按身形住屋,整齐、严谨。
传统潮汕建筑的细节。
摄影/雨辰的旅程
在很多人眼里,潮汕人很会做生意。 汕头澄海除了是著名的侨乡之外,还是享誉海内外的大型玩具生产基地。 中国90后无数的童年记忆都在这里产生。 快乐童年配送站的背后,是汕头雄厚的制造业基础。
同时,汕头还保留着大量令人震惊的传统民俗风情。
潮汕人中秋节的一个独特习俗:烧塔。
摄影/零一三三三
值得一提的是,属于汕头的潮阳几乎是整个潮汕地区最热闹的歌舞区。 这种以水浒传为背景,融合古代戏曲和北方秧歌元素的激情舞蹈,堪称中国民间集体舞蹈的精髓。
在汕头,每当有一定规模的民俗活动时,就会有英国歌舞队出现。 他们在村庄、工厂和城镇里闲逛。 一向腼腆、文明的潮汕小伙子们画着脸,开始在浩瀚的阵阵中随着古老的节奏起舞。 慷慨的故事,充满活力的舞步,震撼人心的鼓点和呐喊,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颤抖。 谁说我们汉族不能歌善舞?
以极大的开放性和极大的宣传性唱歌跳舞。
图/视觉中国
“百吃不厌”,为何在汕头?
潮汕地区的食物美味,受到了全民的认可。 但若深究其原因,无非就是丰富和精致。 丰富保证了食材的品质,注重细节保证了烹饪的严谨。
在汕头,这两个要素的建立实际上包含着独特的地理和文化因素。
钱江湾云雾渔港。
图/视觉中国
其实单纯从碳水化合物的角度来看,潮汕地区,尤其是现在的汕头地区,其实是非常贫瘠的。 由于山地多、平原少、人口稠密,水稻产量一直不足。
潮汕甜汤品种琳琅满目,清凉解暑。
摄影/好肥的花啊
不过,除了主食之外,汕头地区的物产,尤其是海鲜,可以说是“自古盛产”。 原来,这里的海水既有冷暖洋流的交汇,又有淡水流入,因此营养丰富,非常适合小型海洋生物的生长。
过去,当地渔民没钱买米,只好把新鲜的鱼放在海水里煮熟,当饭吃,称为“鱼饭”。 由于它很好地保留了鱼的新鲜和甜味,所以在食物不缺的今天,它仍然出现在汕头人的食物清单上。
鱼饭是汕头极具特色的美食。
摄影/老忠万摄影、图/图崇·创意
这种独特的对比,在今天汕头的夜粥(冷冷)店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店里一碗白粥可能只要两三块钱,可以无限续杯,但配菜却数不胜数,有各种海鲜,腌生煮,红烧鹅猪,炒锅炒。 ..从山到海的一切。
汕头人,尤其是澄海人,爱吃鹅。
潮汕卤鹅虽然贵,但是很好吃。
摄影/城市穿梭者
丰富的海洋生物使得汕头人对海鲜的新鲜度极为敏感。
在汕头沿海的一些城镇,人们专门去那里吃浅海鱼。 不一定是浅海鱼就比深海鱼好吃。 原因很简单。 浅海鱼绝对可以当天带回来,保证了极致的新鲜度。 那天钓到的鱼,早早就买回家了,加了一些芹菜、西红柿、菠萝,自己在家煮。 我吃惯了这种鱼,即使是一天大的鱼也吃不下去。
吃生鲜的潮流渗透到汕头,并且不再局限于海鲜。 比如,在汕头的一些菜市场,一些原本为夜摊、搬运工、司机服务的小餐馆,因其食材极其新鲜,逐渐受到很多休闲食客的欢迎。 很多人熬夜到凌晨两三点才来到菜市场,就是为了喝一碗最新鲜的猪腰汤。 但事实上,汕头任何一家小粿条店都不会使用比当天更多的肉类食材。
汕头街头小吃店的经典场景。
摄影/金丸屋
除了产品的因素外,潮汕人的性格也对其美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潮汕人对待工作极其认真。 过去,这里人烟稀少。 潮汕人有“种田如绣”之说,足见他们做工的细致。 把这样的用心投入到烹饪中,结果一定不会让人失望。
真正的潮汕牛肉丸一定是这样手工制作的。
摄影/李玉皇
也因为做事认真,潮汕人尊重祖先的智慧和成就。
在潮汕,你可以看到大量古老的饮食形式,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各种年糕。 有趣的是,在汕头沿海的一些地方,还可以吃到一种叫做“马蟹糕”的食物。 它最初使用的原料是一种比恐龙还要古老的叫做“鲎”的动物。 蓝血海洋生物。 鲎现已成为保护动物,因此汕头人用其他鱼肉代替鲎肉。 其他形状则完全没有变化,甚至还专门雕刻了鲎壳的仿生模具(以前鲎都是用鲎壳制作的)。
其严谨和怀旧是显而易见的。
做马糕。
摄影/周莉莉
然而,遵循传统并不意味着完全保守。
例如,在汕头市中心,柠檬粿条曾经风靡一时。 是吸收了东南亚面条调味风格的小吃。 原本醇厚甘甜的汤汁中加入了许多新鲜的香料,其美味可想而知。 汕头市内还有一些川菜、东北菜馆。 据说,酸菜鱼曾风靡汕头各大城镇。 然而,他们使用的往往是最新鲜的鱼。
总之,汕头的美味并不是偶然的。 每顿精致美食,都是地理与物产的结晶,更是风俗民心的感召。
至于无数令人惊叹的故事和都市生活的温柔细节,我们很难一一描述。 我们要等你来亲自探索。
粿最初是南迁汉族模仿祭祀时使用的糕点,用米制成的。 图为潮汕红桃糕。摄影/零一三三三
来源:正宗凤舞(id:),“正宗凤舞”是中国国家地理旗下原创内容平台。 它汇聚了一群热爱山水、热爱美食的人们。 作为一部行走的风景百科全书,他们立志走遍中国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河山。 探索当地风土人情美食,传播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