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历史悠久。 古称“察木多”、“察木多”、“康”。 居住在这里的人民被称为“康巴”,素有“热巴故里”、“弦子故里”之称。 ”、“木版画之乡”。热巴、弦子和具有独特魅力的传统藏戏广泛流传,堪称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昌都气候多样,西北和北部严寒干燥,东南部温和湿润。 日照时间长,辐射强,昼夜温差大。 干湿分明,夏季多雨夜,冬春季多风。 昌都地区年平均气温7.6摄氏度,年降雨量400-600毫米,无霜期80-127天。 由于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具有立体气候; “一山有四时,十里有不同天气”是昌都气候的显着特点。 它是全国空气污染最少的城市,也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这片辽阔的土地自然资源极其丰富。 有农、牧、林、副、渔业五产业。 瓜果品种繁多,有桃、梨; 水能资源达到3000瓦以上; 有树木1500多种; 以及600多种鸟类和动物; 有上千种野生药用植物资源; 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近百种,开采前景十分广阔。
昌都人民在兄弟和各族人民的帮助下,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智慧描绘了昌都的大好河山,开发利用了当地丰富的资源,兴办了昌都的工业。涉及电力、建材、建筑、印刷、皮革、煤炭、机械等领域,是集化工、采矿、自来水等行业于一体的综合性行业。 随之而来的是,商业、食品、金融、气象、邮电、医药卫生、文化、广播电视、宾馆、歌舞厅等现代化建筑和服务设施迅速发展,遍布市区。
举世闻名的川藏公路穿过昌都。 以昌都为枢纽的公路交通四通八达。 “214、317、318”国道为昌都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昌都拥有世界上海拔最高、跑道最长的邦达机场、亚洲第二大、中国第一大储量的玉龙铜矿、具有4000多年历史的卡若遗址、达马拉山脉恐龙化石, ETC。 。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