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苍南博物馆门前,一座凸显工业元素的《狮子醒了》雕塑十分引人注目。 范玉斌 摄
中新网温州6月22日电 ( 小编 范玉斌)温州苍南是浙江的南大门,也是“温州模式”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后疫情时期,苍南利用复工复产的契机,迈出了提质增效的“第一步”,对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范玉斌在浙江苍南某塑编企业生产车间拍摄
苍南县现有各类生产企业7900多家,涉及印刷包装、塑料制品、纺织、机械仪表、食品加工等5个传统产业。 近年来,苍南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以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为突破口,整合资源,打造行业龙头企业,引领全行业向实现转型升级。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苍南县委书记黄荣鼎表示,今年是新苍南元年。 苍南将全力深化“三强两晋”,加大“打硬仗”力度,确保“两场攻坚战、两场胜利”,力争在浙江省比赛中夺取高分率先创优,展现更大苍南“重要窗口”建设成果。
范玉斌在浙江苍南某塑编企业生产车间拍摄
民企抗“疫”:“弯道超车”抢占先机
4条民用口罩生产线同时启动,日产口罩50万只,目前已生产超过1000万只口罩——这是疫情期间一家科技公司的责任。
制定口罩标准、订购原材料、确定口罩款式……浙江马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苍南第一家通过改造生产线成功转产民用口罩的企业。
塑料编织是苍南传统制造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201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6.48网络投稿,现有规管企业55家。
“与大部分外地同行相比,苍南塑编企业复工复产速度较快。” 浙江品诚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传胜表示,速度越快,商机就越多。
走进品城包装生产车间, 小编看到专门检查组对工人进行分级督导:车间内口罩佩戴是否整齐、是否每天测量3次体温、消毒是否到位等防疫措施管理考核与年终考核挂钩。
由于抢占市场较早,品胜今年新增了不少大客户,公司产量大幅增加。 据张传胜统计,今年3月份产量达到去年同期的130%,全年产值预计突破2网络投稿。
与此同时,苍南KTV积极释放惠企信号,推出支持企业渡过难关的“20条政策”和复工复产“新10条政策”,发放“助企红包”。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苍南县共新设立企业1535家,企业设立线上率达97.92%,位居温州第一,创业创新活力不断增强。释放。
苍南宝龙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国刚对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感到十分欣慰。 自从他的店恢复营业以来,政府人员陆续上门指导和服务。 “特别是苍南开展的汽车消费月活动,对汽车行业消费市场的复苏影响重大。”
范玉斌在浙江苍南某塑编企业生产车间拍摄
化危为机:逆势突围、谋求转型
苍南宜山是“中国内衣名镇”。 疫情期间,本土企业趁机加速转型,加强线上销售,利用大数据指导生产,为内衣行业发展寻找新路径。
苍南祥城服饰有限公司通过直播、线上活动、多元化产品打造、自动化配送设备的引进,最大限度地为消费者“量身定做”服务。
“我们不仅安全逃离了危机,整体业绩也略有提升。” 该公司负责人何吉祥表示,“这次危机让我更加意识到拓宽销售渠道的重要性,下一步,公司将与更多内衣企业合作,共享渠道资源。”
温州德泰塑料有限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一家专业生产阀口袋产品的塑料编织企业。 公司董事长周光义表示,“针对劳动力成本上涨、市场竞争加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十多年来,我们不断投入巨资采购自动化生产线,扩大产能高端环保产品生产能力,年产值约3000万元。 %增加。”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谋求转型升级的不仅仅是制造企业。 苍南人灵活的头脑正运用在做生意的方方面面。 苍南不产人参、鹿茸、虫草,但有中国人参、鹿茸、虫草集散地。
苍南县人参鹿茸滋补品商会会长、浙江清河堂人参鹿茸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云玲介绍,“苍南人民通过‘做大做强’,把人参鹿茸虫草产业做大做强。”什么也没有'。 虽然疫情给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危机,但我们正在探索通过转型线上销售突破市场低迷的新途径。”
苍南县商务局局长甘先敬表示,通过政府平台、市场引导、商家表现,开展集中让利活动,提振消费市场信心,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疫情期间,苍南累计发放消费券1.65网络投稿,开展县长、乡长、村长直播购物、山海苍南旅游购物、展销体验式购物等数百场活动。
范玉斌摄位于浙江苍南的人参鹿茸虫草集散中心
信息化与信息化融合:“智能”制造势头渐好
作为民营经济的发源地之一,苍南传统制造业继续发挥着镇流器和稳定器的作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尚未停止。
作为浙江省塑料制品制造业转型升级试点县,推动印刷包装行业数字化转型是苍南当前的“重点”。 浙江马尚科技有限公司自2009年成立以来,见证了苍南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数字经济发展。
该公司董事长魏乃旭表示,其生产的智能包装采用“物联网+印刷包装”技术,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进行监控。 产品从出厂到最终被消费者购买,都可以被标记。 被监控。
“作为制造业大县,苍南正在加速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苍南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庄晓德表示,“两化融合”不断深化,苍南企业正逐步从资源上云到管理上、业务上。 云和数据升级到云端。 2019年,苍南新增上云企业1601家,完成率104%;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7.54网络投稿,同比增长13.4%。
每一次危机中,都可能隐藏着机遇。 2020年,苍南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停止发展。 而是更加聚焦高质量发展、提升竞争力,重组再出发,高质量书写浙江美丽南大门建设新篇章。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