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地处北温带,属大陆性气候,春季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冬季寒冷。 年平均气温14.86℃,年平均降水量578.2毫米。
洛阳市辖1市6区8县,总面积15208平方公里,总人口607万。 市区面积544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30万。 市场容量和发展潜力巨大。 是一个以生产农业机械、矿山机械为主的工业城市。 工艺品有唐三彩、宫灯、仿青铜制品等。
洛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旅游城市。
洛阳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名列“世界前茅”,被誉为“九州心脏地带”。 城市的兴起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洛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着深厚的古代文化底蕴。 成为海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热土。
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河洛文化被视为“人类根源之祖”、“人文之祖”。 东周的礼乐成为古代社会重要的法规和制度。 道教在此创立,佛教在此传播,理学在此传播。 地震仪、浑天仪和风速计都是在这里发明的。 《汉书》在此编撰,魏晋文学在此繁荣。
洛阳素有“九朝古都”之称。 据考证,夏、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13个王朝曾在此建都。 建都历史长达1529年,是中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是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古都。 隋唐鼎盛时期,洛阳拥有百万人口,成为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 洛阳作为历史悠久、繁荣昌盛的古都和经济文化中心,留下了都城遗址、寺庙、石窟、墓碑等丰富灿烂的文化遗产。 境内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50处。 沿洛河排列的夏、商、周、韩、魏、隋、唐五代主要都城遗址,世所罕见,被誉为“洛五都”。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三大瑰宝之一。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修建的第一座寺庙。 被誉为“佛教之源”、“祖庙”。
邙山保留着中国最大的古墓葬群,由东周以来各朝帝王陵墓组成。 出土珍贵文物40万余件,建成世界第一座古墓博物馆。
伊洛盆地风景秀丽,名山环抱,自然景观多姿多彩。
北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和小浪底水库旅游区。
南有五山之一的嵩山和国家森林公园内的白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