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善:以点带面破解县域高质量发展共性问题

近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嘉善县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提出“用积分引领地区,解决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共性问题,为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浙江模式带来重要动力”。

这是嘉善县政府为全面落实《新发展阶段浙江省嘉善县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建设方案》(以下简称《建设方案》)提出的具体措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去年发布。

一个县的规划提升到国家发改委的文件级别,实属罕见。 这个经济规模尚未进入“千亿俱乐部”的县域经济有何特别之处?

《科创版日报》 小编注意到,总体来看,县域经济过去以服装、鞋帽、家具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而嘉善则提出打造数字经济、新能源、新能源、新能源、新能源、新能源等产业。以我国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说处于工业“金字塔”的顶端,这在全国数千个县域经济体中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耀军告诉科创板报 小编,上述产业是我国的朝阳产业。长三角城市群。 嘉善县已将这三个产业确定为支柱产业。 一是积极承接上海杭州、苏州等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 如果能够与中心城市的产业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融入城市群的发展,确实可以实现自身转型,为其他县域提供科学发展和高科技服务。 质量发展提供示范引领。

为什么是嘉善?

2013年、2017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浙江省嘉善县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规划》和《浙江省嘉善县科学发展示范点发展改革方案》。浙江嘉善县”。

在“专家云集”的长三角地区,昆山、张家港等县市常年占据各县域经济“百强榜”前列,而嘉善则非县域经济“第一梯队”也没有优越的资源。 禀赋,嘉善为何成为“科学发展示范点”?

一位长三角硬科技投资人告诉科创板报 小编,浙江被赋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任,推动县域试点也是当务之急。水平上,嘉善在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共同富裕方面,确实具有均衡发展的特点。

了解嘉善独特的区位优势,你会发现它是上海“后花园”和浙沪融合的典范。 具有上海“后花园”和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的双重优势。

嘉善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地处江、浙、沪三市交汇处,东与上海市青浦区、金山区接壤。 全县总面积500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64.8万人。 虽然在行政上隶属于浙江嘉兴,但实际位置距离上海更近。 从嘉善乘坐高铁到上海只需10多分钟即可到达松江,到达虹桥仅需20分钟。 是浙江对接上海的“第一站”。 。

甚至创造了“13579”同城效应:10%的嘉善人在上海工作或学习; 30%以上工业品供应上海; 50%农产品供应上海; 70%的游客来自上海; 90%的外资和县外内资直接进入或受上海影响。 如今,上海区号021覆盖了整个嘉善地区,上海与嘉善之间的交通、医疗保险等设施也实现了互联互通。

更重要的是,嘉善还接管了上海的过剩产业。 以松江为起点的G60科创走廊将出沪首站落户嘉善,并进一步开发拓展了嘉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嘉善临湖新区等多个园区投资额达数百网络投稿。

因此,基于以上优势,嘉善实现了从农业大县到经济强县、民生从温饱温饱到全面小康的跨越、从封闭的区域经济到全面开放发展的跨越。 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方式创新,可以为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典范。

张耀军认为,嘉善在县域发展方面具有代表性。 知名度不大,县域经济总量也不是最高的。 如果嘉善能够走上高质量科学发展道路,那么其他县也可以。 因此,嘉善具有高度的示范性和引领性,可以摸索出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的方案。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1.0%:阿里巴巴、中国电信、复旦都来了

“县治天下安”。 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基本单位,覆盖90%以上的土地面积、约占总人口的68%。

那么,当前我国县域发展最突出的共性问题有哪些?

资深硬科技投资人杨光告诉科创板报 小编,这些共性问题包括:县域经济空间格局和地理空间缺乏合理规划、县域经济结构单一、产业水平低、科技含量低等。县域经济科技含量等。

《科创版日报》 小编注意到,针对上述问题,《建设方案》和《意见》都强调利用发展科技创新产业来解决。

嘉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也硕果累累。 在2023年上半年经济“半年报”中,嘉善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434.92网络投稿,同比增长11.0%。 增速居全市第二位。 第二产业增加值251.38网络投稿,同比增长12.2%; 第三产业增加值173.46网络投稿,同比增长10.0%。

与此同时,嘉善还“重塑”了整个县域规划,调整了产业结构和生态布局。

东侧集中姚庄省级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平台,形成临湖高能智慧产业新区; 向南定位长三角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 西面多个镇、街道相连,定位为长三角农业科技园; 北面以祥福堂为中心的世界级科技绿谷,引进了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上海大学新材料研究院等一大批重点项目,总投资13.2%。网络投稿。

其中,曾经依托木家具、五金机械、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老四”产业的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以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为核心初步构建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能源产业。 “3+3”现代产业结构以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装备制造、绿色家居、纺织服装三大传统产业为特色。

《科创版日报》 小编注意到,特别是在数字经济领域,嘉善聚集了一批龙头企业。 例如,总投资超过50网络投稿的中国电信长三角国家枢纽嘉兴算力中心项目就位于中国。 新嘉善现代产业园旨在打造国家“东数西数”示范工程。 项目建设覆盖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全产业链。

阿里巴巴长三角智能计算基地项目位于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143网络投稿。 建成后可支持20万台服务器。

此外,嘉善在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石和关键要素集成电路方面也走在浙江省前列,吸引了复旦大学等顶尖学府落户。8月16日,共建嘉善复旦大学与嘉善县嘉善复旦研究院正式揭牌。 其主要方向是以集成电路为重点的相关产业。

去年,国家层面同意启动长三角地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落实国家“东数西算”战略。 这也标志着我国“东数西算”工程的启动。

据《上海计算基础设施发展报告(2023)》显示,上海算力指数目前位居全国第一。 上述长三角投资者表示,上海目前正在调度周边省市的算力,实现多地计算资源的协同共享。 还将把这一红利辐射到嘉善,与其计算资源对接合作,吸引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团队进驻,有助于提升创新能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嘉善正在聚集山数联盟、数字化服务商、企业CIO等资源,深入进行企业研究诊断,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全县启动轻量化数字化转型项目200个,累计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9个。

《科创版日报》 小编了解到,与昆山、义乌、慈溪等其他发达县城相比,这些以小商品、电热毯为支柱的轻工业产业模式,是依靠专业经济和产业优势崛起的。自身的行业影响力。 晋江模式、寿光模式依托自身农业资源禀赋,嘉善的新兴产业正在使其脱颖而出。

“基金+股权+项目”联动模式开启金融活力

嘉善产业体系现代化进程中,离不开产业基金的引导。

财联社创投数据显示,嘉善经开同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于2019年,注册资本10亿,基金管理人为武汉同心立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已投资17家企业。项目多集中在先进制造等领域。

2024年1月,润鑫(嘉善)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注册资本5亿。 基金管理人为中信建设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已投资11个项目,大部分分布在先进制造等领域。

同年3月,长三角(嘉善)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注册资本12.17网络投稿。 基金管理人为上海自贸区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项目22个,主要投资于先进制造业。 场地。

此外,LP嘉善县金融投资有限公司还投资了新村科技、浙江和芯、光彩新辰、智诚威等先进制造项目。

同时,嘉善还从股权投资入手,建立了“基金+股权+项目”的创新招商模式。 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通过与康桥资本、华登国际、君通资本等专业机构合作,撬动项目总投资超过200网络投稿,帮助企业解决资金不足等问题和融资困难。

目前,嘉善经济开发区已通过这种投资模式投资了30多个项目,其中包括云顶鑫耀、嘉辰半导体、荣耀半导体等优质项目。

嘉善县国投集团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项目筛选过程中不局限于成熟企业,而是对初创企业保持开放态度,面对早期企业的机遇和风险,既增加了县内产业的独立活跃度,又增加了县内产业的独立活跃度。 可以形成更加细分赛道的产业布局,加快主导产业完整产业链的形成。

政策红利也在不断增加。 6月14日,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关于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充分发挥产业链的引领作用。资金。 通过股权投资或设立产业母基金和子基金的方式,共同设立总规模100网络投稿的集成电路基金,加大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投资。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