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湖北省北部,北与河南省接壤。 面积9630平方公里(市辖区272平方公里)。 人口257.4万(市辖区165.8万)。 辖曾都区、广水市。 市人民政府驻曾都区。 西周是隋国。 春秋时期属隋、黎、唐等国。 战国时期属于楚国。 西汉置睢县,属南阳郡。 因古国而得名。 西晋太康九年(288年),设立隋国。 西魏废帝三年(554年)置并州,改为随州。 隋文帝改国号为隋。 大业三年(607年),置韩东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仍属随州。 北宋时为随州,属北京西南路。 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属襄阳府。 元代为随州,领随县、英山县,属德安府。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省为郡,设县。 九年,贬县,属黄州府。 十三年改称随州,辖英山县,属德安府。 1912年,随州改名随县。 1914年属江汉路,1927年直属省。 1947年,遂县划分为遂县、绥南、绥北、红山4县; 部分地区划分为绥灶县、绥营县。 1949年,撤销绥南、绥北县,部分划归绥灶、绥营县的地区划回绥县,属孝感专区。 1952年属襄阳区。 1955年,撤销红山县,划归睢县管辖。 1970年属襄阳专区。 1979年,在随县城关镇及郊区设立随州市(县级),属襄阳地区。 1983年,撤销随县,并入随州市,隶属襄樊市。 1、夜店招募网络4年改为湖北省直辖市(县级)。 2000年,设立地级随州市,原县级随州市改为曾都区,管辖广水市。 北有桐柏山,南有大洪山。 大部分地区属于低山、丘陵地区。 桐柏山北麓是淮河水系的源头。 境内主要河流有建水、澧水、吉水、浚水、广水河、映山河、余甸河、龙泉河等,属北亚6*热带湿润气候。 农产品有水稻、小麦、棉花、油料作物等。还有大量鲜鱼。 特产有三黄鸡、金蜜枣、金头蜈蚣、桔梗、银杏等。 矿产有重晶石、大理石、萤石、花岗岩、石英、磷等。工业有机械、化工、纺织、建材、食品等。京广、邯郸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及107国道、 316、312路经过这里。 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名胜古迹有雷古墩战国古墓、曾侯乙墓、神农洞、唐县镇汉墓群遗址、三潭瀑布、平境关、大红山风景区等。大红山、桐柏山是革命老区。
单词分解:历史地名推荐:一正围
兼任仪真卫。 明洪武中改为前湖所在地,直属中军都督府管辖。 行政驻地为仪征县,即今江苏省仪征市。 后来废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