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 小编王立图/鸭绿江晚报
巍峨的虎山,是万里长城的东部起点,矗立着中华不屈的脊梁。
辽阔的大鹿岛上,忠烈的骸骨埋入大海,留下了民族英雄邓世昌和数千名抗战将士的爱国灵魂。
鸭绿江断桥矗立在江心,它的钢铁骨头上布满了弹痕。 它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沧桑,创造了如此世界级的“红色景观”。 这座“英雄城”因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付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而闻名全国。
这就是丹东。
丹东原名安东市。 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安东市更名为丹东市,意为“红色的东方”。 丹东市西南与大连市毗邻,南临黄海,东隔鸭绿江与朝鲜相望。 边境线长314公里,人口218万。 辖东港、凤城、宽甸2个县级市和1个满族自治县。
1988年,国务院批准丹东为沿海开放城市,全国闻名的轻纺工业城由此诞生。 菊花电视、孔雀手表、牡丹相机、黄海大可、东方奇洛瓦冰箱、康铃铃牙膏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产品上市,推动丹东成为“全国十大明星城市”之一。国家”。
丹东是亚洲唯一拥有边境口岸、海港、河港、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的城市。 沉丹丹、丹大高铁大大缩短了丹东至沉阳、大连的距离,构建了辽宁对外开放金三角“一小时经济圈”; 丹东现已开通丹参、丹达、丹海、丹通四个链接。 方向的高速公路凸显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
这里依山傍水、依山傍水、有泉水、有岛屿、有森林。 冬天没有严寒,夏天没有酷暑。 年平均气温9°C。 是中国东北地区最温暖、湿润的地方之一。 全境有河流1000多条,人均淡水资源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
丹东先后入选“中国十大养老胜地”、“中国十大宜居小镇”之一。 鸭绿江、凤凰山、天桥沟等2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遍布丹东全境。 鸭绿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发源于长白山天池,流经丹东,全长210公里。 沿途有6个特色景区、100多个特色景点,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百里边境文化旅游长廊。
丹东的美食特产品牌享誉海内外,大黄蛤、草莓、梭子蟹、杂色蛤等多种海鲜和浆果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
北方第一泉:东北丹达黄海温泉
海水温泉是在特定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地质结构下,由于海水回流、渗入地下深处,与火成岩、变质岩接触转化而形成的温泉。 丹东有一座海水温泉,这就是北黄海温泉小镇。
丹东北黄海温泉与意大利西西里岛夏卡温泉、日本九州鹿儿岛沙蒸温泉、台湾岛朝日温泉、厦门金塘湾温泉并列为仅存的五个海水温泉在世界上。 它们是中国北方唯一存在的。 唯一的海水温泉。
北黄海温泉度假村位于丹东市东港市一泉镇。 紧邻201国道,距东港市24公里,距丹东机场45公里。 北黄海温泉水温72度,井深130米。 为地表温泉,日出水量1747吨。 约上三五好友,远离城市的喧嚣,徜徉在海水温泉里,是多么的清爽舒适。
鸭绿江特色文创品牌:东方光墨画院
近日,鸭绿江晚报发起的“东方光墨画院”正式启动,面向全国招募画家及合作伙伴。 中国光水画创始人何葆森先生受邀入丹。
何宝森先生,别号望山,1938年出生,我国著名画家、雕塑家、美术教育家。 曾任中国工艺雕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老教授组组长。 他培养了包括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苏世书在内的数十位我国知名书画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何宝森先生专攻中西绘画结合,首创“光墨画”方法。 淡墨画是何宝森近半个世纪探索发展的一种新的国画技法。 它运用国画的笔法和色彩,融入油画的光影效果,提出“以光施色”的艺术理念,最终完成了对古代作品的借用。 今天“艺术进化”的开始。
“东方光墨画院”的成立,将为书法家、画家和书画爱好者搭建一个新的艺术交流平台,对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绘画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那个桃花盛开的地方:鸭绿江口
河口风景区位于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厂甸镇。 是国家AAAA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鸭绿江沿岸最美的地方之一。
河口最美的季节是春天,万亩桃花竞相绽放。 著名军事作家武大伟到河口采风时,被漫山遍野的桃花所吸引。 他创作了歌曲《桃花开的地方》,经蒋大为演唱后红遍大江南北。 秋天一到,树上结满了硕大的红桃,让人情不自禁地摘一个吃上一口。
位于河口的河口断桥,原名青城桥,是鸭绿江上最早的公路桥,连接中朝两岸。 大桥全长709.12米,桥高25米,桥面宽6米,有22个桥墩。 1951年3月29日,美军出动6批30多架飞机轮流轰炸青城大桥,形成了今天的河口断桥。
1894-1895年甲午战争主战场遗址:大鹿岛
大鹿岛位于黄海之滨,鸭绿江入海口,素有“黄海明珠”之称。 大鹿岛是中国海岸线北端最大的岛屿,面积6.6平方公里。 该岛常住人口约3000人,隶属丹东市东港市孤山镇管辖。
1894年9月17日,清朝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域相遇,爆发了激烈的海战。 这是1884-1894年甲午战争中丰岛海战之后的第二次海战,也是中日海军之间的一次重大决战。
这场海战的硝烟早已散去,但那段历史却在中国人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尤其是在海战中英勇牺牲的邓世昌,一直是后人心目中的中国海军先驱和英雄。 如今,邓世昌墓位于大鹿岛东山北坡。
邓世昌墓左侧有“甲午战争无名烈士墓”,是为纪念在海战中牺牲的无名将士而建的。 据记载,大战结束后,大鹿岛的渔民将岛上漂浮的百余名北洋将士的尸体埋葬,并时时祭祀。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