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的历史悠久民族风情极为浓郁的城市

毕节市位于川、云、贵三省交汇处,东经104度51分至105度55分,北纬27度3分至27度46分。 是黔西北的门户; 史前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是毕节地委、行署所在地。 北与四川叙永、古蔺接壤,西与云南镇雄、威新接壤。 是川、云、贵接壤地区的商品集散地。 全市地势西高东低。 毕节元代为邮局,明代为卫所,清代为县。 民国24年,成为贵州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所在地。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民族风情浓郁的城市。 1934年,贵州省第一个地下党组织党支部在毕节成立。 1936年,红军党组织在毕节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四川云贵省革命委员会”和“贵州抗日救国军”。 1949年11月,毕节解放,贵州省毕节地区专员公署驻毕节县。 1949年12月,撤销“国家级贫困县”称号,设县设市。 毕节总面积3141.9平方公里,辖27个镇、8个乡(其中6个民族乡)、6个办事处。 有彝族、苗族、白族等22个民族,120万人(农业人口108万人)。 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34%。 毕节矿产资源有硫磺、铁、煤、锌、大理石、硅砂、铜、泥炭、粘土、高岭土等20余种,其中:煤炭储量21.6亿吨。 以无烟煤为主,夹有少量烟煤,煤层4~5层,机械性能好,发热量7000~8000大卡; 硫矿储量达8.41亿吨,有铁硫、褐铁矿硫、菱铁矿磺酸、针状铁硫等。品种多,品位高,易于开采和精选; 大理石资源特别丰富,作为建筑材料极具价值。 全市有各类工业企业70余家,形成了以硫磺、铁、煤、锌、烟草、建材、化工、冶炼、机械、纺织、制革、食品、医药等为主的工业生产格局。已初步形成。 主要产品有:硫块、无烟煤、化肥、水泥、白锌、生铁、皮革制品、大理石、汽车配件、翻新轮胎、药品等。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市场政府采取措施,积极引进和筹集建设资金,不断加大对工业经济的投入,力争新上马两个年产值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每年1000万元。 坚持把现有工业企业的潜力发展和创新结合起来,面向市场不断调整产业组合和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确保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毕节在线_毕节市_毕节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