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鄂东地区水陆交通枢纽。 面积1505平方公里,人口107万。 辖鄂城、梁子湖、华容3个市辖区。 鄂州是全国著名的“百湖之城”、“鱼米之乡”。 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闻名中外的“武昌鱼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武汉市“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城市圈。 是“两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
地理
鄂州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南岸。 该地区位于东经114°32′~115°05′,北纬30°00′~30°06′。西与“九省”相连。
交通要道“武汉”东接“矿冶城”黄石,北与黄冈市隔江相望,南与咸宁市隔湖相望。 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都城,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全市总面积1504平方公里,全境呈“三叶形”轮廓。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部平坦; 最高点“四峰山”海拔485.8米,最低点梁子湖“梁子湖”海拔11.7米。 境内有大小湖泊133个,水域面积65万亩。 是著名的“百湖之城”、“鱼米之乡”。 其中,中国十大名湖之一的梁子湖,面积300多平方公里。 湖中有岛,岛中有湖。
气候
鄂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处中纬度地区,季风气候明显,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 冬严夏短,主要灾害天气有#雨、干旱、大风、冰雹、冰冻等。
全市年平均气温17.0℃,为鄂东地区最高。 地温的变化与气温一致,也是冬低夏高。 最低的月份是一月,最高的月份是八月。 每月的变化与温度相同。 随着深度的增加,年平均地温基本保持不变。
鄂州名人
鄂州历史悠久。 春秋战国以来,先为东楚都城,后为鄂邑、鄂均、鄂县。 在此期间,它两次成为皇帝的首都。 历史上,它不仅是鄂东南地区重要的商埠,也是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三国时期,即东吴建立60年后,鄂州作为东吴都城和陪都长达45年之久。 与南京(古称“建业”)并称“东都”、“西都”。 两晋至宋辽时期,鄂州为郡治、州都。 历来是长江沿岸的政治军事重镇。
鄂州人有楚雄渠、吴孙权、金陶侃等历代诸侯、重臣。 他们或继承爵位,或在浙江建都。 鄂王城、武王城、点将台遗址记录了鄂州的文化和军事成就。 。 李白、苏轼、丁鹤年等,或隐居,或慕名游历,都曾在鄂州创作诗词歌曲,其中有《武昌钓台篇》、《武昌西山诗》、 《松风亭》等诗。
近代以来,以彭楚帆、吴兆霖为代表的鄂州,在1911年辛亥革命中首次举起了正义的旗帜; 范鸿基、刘伯吹等人向人民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参与创建北京、武汉共产主义团体。
还有书法大师张玉照、中国工人运动女活动家张金宝、现代武术教育家万来生、中国现代戏剧万来平、著名新闻 小编刘遵琪、古生物学家舒德谦、民族战斗英雄赵一忠等。
交通及旅游
运输
鄂州地理位置优越,处于长江流域“中间”位置。 东至上海,西至重庆,水路距离约1100公里。 长江沿城而过,河岸线长90公里。 有大小港口5个,可直达江海,常年可停靠5000吨级船舶。
106国道纵贯城市南北。 武(长)九(江)铁路、316国道、宜(长)黄(施)一级公路平行运行,横穿鄂州东西部。 宁(南京)汉(武汉)渝(重庆)光缆数控通信项目的开通,使鄂州成为鄂东南地区的通信枢纽。 鄂州基础设施完善,通讯、供电、供水条件齐全。
旅行
鄂州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 东汉以前为鄂邑、鄂均、埃贤。 三国时期,吴王孙权在此建都,改名武昌。 从此,鄂州要么是县,要么是州府。 历来是长江中游政治、经济、军事重镇。
鄂州是长江之滨的旅游城市。 山、水、城融为一体。 拥有以西山、梁子湖、羊栏湖为主体,以“一亭明”崖、武王城、观音阁为重点的自然景观。 是中国著名的“古铜镜之乡”,拥有以孙权、元结、苏轼等历史名人遗物为代表的人文景观和以孙权、元结、苏轼等历史名人遗物为代表的佛教景观。古老的灵泉寺,是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 “的出生地。
它们遍布全市,使鄂州成为“三国旅游线”和“长江旅游带”上的重要城市,也是湖北楚文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