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小编 叶浩明 王宇豪
12月20日15时50分,黑龙江省鸡西市横山区昆源煤矿发生井下矿车运输事故。 事故造成12名矿工死亡、13名矿工受伤。 岁末年初,这起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再次敲响了警钟。
今年以来,一些行业和领域发生多起重大安全事故,##出一些部门和地方隐患排查整改不力、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等问题。 教训是深刻的。
安全生产关系社会稳定,关系千家万户。 我们必须时刻警钟长鸣、毫不松懈、坚持不懈。 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坚持举一反三,深刻反思差距和不足,敢于正视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以“时刻牵挂”的责任感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一定要抓好安全生产,切不可拘泥形式。 今年发生的多起生产安全事故中,不少涉事企业虽然通过了一系列安全生产考核和检查,但仍然造成了严重后果。 各地区、各部门大力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但各级上报的数据准确吗? 重点单位、重点场所是否存在排查不整改、不断整治的情况? 抓安全生产,犹如推石上山。 这是一场艰苦而持久的战斗。 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前阶段的基础上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查处整改质量,以踩石留痕、抓铁留痕的韧劲,严格揭#问题认真排查处理,不放过一切安全隐患。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不能空喊口号,而必须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和各项监管措施的不断推进,各行业、各领域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质都有一定提高。 很多人谈起安全生产都会说“安全大于天”。 “安全第一”,但关键是将这些理念落实到行动上,扎扎实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防止执行过程中“无意识、虚假重视”。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绝不能处理差事,而要把安全生产放在日常生活中。 安全生产有其自身规律。 任何设备老化、建筑物年久失修、线路磨损等疏忽都可能给安全生产埋下“定时炸弹”。 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不能大意。 各地区、各部门要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底线思维,深入查找治理漏洞。 平时不能“想不通”,出事后也不能说“没想到”。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证。 确保安全生产,必须担负起守地、干活的责任,用严、实、细的务实行动,打好先手,主动出击,不断有效防范和化解。 夯实安全基础,形成重大风险安全合力,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