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9月初,飓风“哈维”和“艾尔玛”先后肆虐北美和加勒比地区,给当地造成巨大损失,尤其是美国休斯敦和迈阿密的悲惨景象,使得人们感受到了大西洋飓风的恐怖。 力量。 与此同时,台风“天鸽”于八月袭击了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 强风吹走了行人、卡车,甚至连屋顶都被吹倒了,令人印象深刻。 那么,飓风和台风有什么区别呢? 他们是怎么命名的?
台风、飓风和气旋的区别仅在于它们的出生地
台风和飓风实际上都是热带气旋。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定义,中心风一般达到12级以上、风速达到每秒32.7米的热带气旋即可称为台风或飓风。 不同之处在于,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而发生在东北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热带气旋称为飓风。 此外,台风和飓风还有一个小兄弟,那就是发生在印度洋、中心风力超过12级的热带气旋——“气旋”。 台风、飓风和气旋本质上是相同的,只是根据它们出生的地方有不同的名称。
在我国,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执行热带气旋国家标准的意见》的分类,热带气旋分为热带低气压、热带风#、强热带风#、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六级。 。 其中,台风中心风力一般为11-13级,强台风为13-15级,超强台风为15-17级。
根据国家飓风中心的标准,飓风分为五个级别,分别是1级、2级、3级、4级和5级飓风,对应的最大风速为74-95英里/小时和96-110英里/小时。 小时,111-130 英里/小时、131-155 英里/小时以及 156 英里/小时以上。 今年的5级飓风“艾尔玛”最大持续风速为每小时185英里。 事实上,按照每个级别每小时约20英里的增量标准,“艾尔玛”可以被视为“六级”飓风,但在这个系统中最高级别仅设置为五级。
一些中国读者可能会将美国飓风的风速换算成中国的普通风速,并以此来判断美国飓风和中国台风哪个威力更大。 然而,这样简单的转换并不是很准确。 原因是美国国家飓风中心采用一分钟平均风速来评估热带气旋的强度,而中国气象局则采用两分钟平均风速。 对于相同强度的热带气旋,两分钟平均风速通常较小,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常误认为飓风比台风威力更大。
人们对以女性名字命名的行为提出了强烈抗议。
据世界气象组织统计,全球每年平均有40多个热带气旋,大多分布在西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孟加拉湾等地区。 其中,西北太平洋台风最多,每年有十几场。 人类对如此多的热带气旋的命名进行了近200年的探索,至今已逐步完善。
北大西洋飓风的最早命名可能要追溯到1825年。美国气象学家、作家伊万·特里西尔在他的《飓风》一书中提到,在加勒比地区,人们首先用基督教圣人的名字来命名飓风,比如1825年7月的飓风“ “圣安娜”袭击了波多黎各,对该国造成严重破坏。 1953年,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开始使用以字母A、B、C、D……开头的女性名字来命名飓风。 第一个被命名的是1953年的一号飓风“爱丽丝”,第二个是“芭芭拉”。 结果,这两个KTV妹给墨西哥和美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洪水。 随后,反对以女性命名飓风的运动声势浩大,国家飓风中心几乎充斥着抗议信。 但气象学家坚持自己的立场,以女性的名字命名飓风。 直到1979年,飓风塞西尔诞生,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场以男性命名的飓风。 从那时起,飓风的命名规则一直延续至今。
如今,世界气象组织使用六个名称列表来命名北大西洋飓风,每六年循环一次; 每份名单上的名字按字母顺序从A到W(26个字母中排除Q、U、X、Y、Z)排列,每年21个,男女名字交替使用。 比如今年给美国造成重创的“哈维”和“艾尔玛”,分别是2017年命名名单上北大西洋地区的第七和第八名。 是男性名字,而 Irma 是女性名字。 由于北大西洋的飓风相对较少,以字母“W”开头的飓风名称几乎无法使用。
台风命名活动引发激烈争论
在台风发生的西北太平洋地区,沿海国家较多。 在国际统一命名规则出现之前,各国对台风的命名方式各有不同,导致了一些混乱。 例如,日本对进入东经180度、赤道以北的台风进行了编号; 中国气象局根据台风发生的地区和时间对台风进行顺序编号。 前两位是年份,后两位是序号,如9710 10号台风,1997年第10次台风; 而美国则使用传统的人名。
对此,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于1997年召开会议,决定从2000年起对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产生的热带气旋采用新的统一命名。台风名称由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包括中国、日本、美国、泰国、韩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 每个国家(地区)提出10个名称,共回收140个名称。 当西北太平洋或南海的热带气旋被确定达到热带风#强度时,根据命名表给它命名,并给出一个四位数字,其中前两位数字是年份和最后两位数字是序列号。
有趣的是,台风名单中的名称很少含有灾难含义。 大多数都是美丽的词语或者与国家的传统文化有关。 例如,2012年的热带风#“悟空”一命名就来自中国。 此外,如果台风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也会被从名单中删除。 例如,去年超强台风“海马”给菲律宾造成严重灾害。 结果,它被从台风委员会中除名,并要求负责命名的中国提交新的台风名称来填补空缺。 近日,中央气象台在微博发起命名活动,熊猫、皮皮虾等9个名字入围。 其中,皮皮虾尤其受到网友关注。 此类活动或许是台风为中国网民参与全球治理带来的契机。 ( 小编陆一峰)
+1